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地震預警網!如何預警?一文了解

 2024-07-27 08:31:30.0

記者從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2018年啟動建設的國家地震預警工程於25日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地震預警網。

據發佈會介紹,國家地震預警工程建成了臺站觀測、數據處理、緊急地震資訊服務、通訊網路、技術支援與保障五大技術系統。在華北、東南沿海、南北地震帶、新疆天山中段、西藏拉薩周邊等5個重點預警區形成秒級地震預警能力,在全國形成分鐘級烈度速報能力,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地震預警網。

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監測預報司司長 王行舟:這是一個高速整合的複雜系統,包括33個預警中心,近2萬個不同型別的監測站點和一整套自主研發的完全自動化的處理系統。

工程2018年啟動實施以來,中國地震局堅持邊建設、邊應用、邊完善。2022年9月5日,四川瀘定發生6.8級地震,震後6.2秒中國地震預警網成功釋出了預警資訊,實現了對震中及其周邊地區150萬人口的秒級預警全覆蓋。震後11分鐘自動產出體現地震破壞程度的地震烈度分佈圖,相比以往需要數天或更長時間依靠人工現場調查,產出時效顯著增強,為政府抗震救災、行業應急處置、公眾緊急避險提供了有力支撐。

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副局長 陰朝民:實現了分鐘級地震速報向秒級地震預警的跨越式發展,總體功能與效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專案的竣工驗收,標誌着工程由建設階段轉入全面執行,將向全社會正式提供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資訊服務。

專案建成「國、省、市」三級地震緊急資訊服務平合,通過專用終端以及廣播、電視、微信等媒體渠道,具備了億級使用者秒級覆蓋的快速服務能力。通過定製化服務,在鐵路、管網、電網、核電、燃氣等行業完成地震預警資訊應用示範。

預警非預報 利用地震波速度差發警報

地震預警和地震預報有何不同,它是如何跑贏地震波的,要想實現精準地震預警又面臨怎樣的難題?

國家地震預警工程專案總工程師 馬強:地震預警和地震預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我們所說的地震預報是指地震發生前,我們根據相關的觀測資料和研判,我們確定未來地震可能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大小;地震預警是地震發生之後的事情,更準確來說,就是地下斷層剛剛開始破裂,但是它的地震波還沒有傳播開來的時候,我們進行快速處理來發出警報。

當地震發生時,會同時產生縱波和橫波,縱波最先到達地面,使地面發生上下震動,破壞性較弱;橫波是剪下波,它使地面發生前後、左右震動,破壞性較強,兩種波的傳播速度不同,縱波每秒約6公里左右,橫波每秒只有3.5公里左右,縱波總能跑贏橫波。

密集的地震監測網路捕捉到「縱波」的訊號後,會快速測定出震級、烈度、震源深度等相關資料,並藉助電磁波傳播速度比地震波更快的特性,趕在橫波到達前向各個終端發出預警資訊。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 李永林:國家地震預警工程建成了覆蓋全國的地震預警網路,在重點預警區首報用時平均僅需7秒,在一般預警區首報用時10至30秒,將在破壞性地震波達到之前為目標使用者爭取數秒至數十秒的預警時間。

地震預警的原理和技術要求,決定了它也有一定的侷限性。預警技術系統捕捉地震波、自動作出判斷決策併發出警報需要時間,這段時間裏,破壞力強的橫波所傳播的範圍內是來不及預警的,因而在震中附近一定範圍存在預警盲區。而且破壞越嚴重的地區可提供的預警時間越短,提供預警時間長的地區破壞相對較輕。另外由於地震預警所用地震波記錄時間太短,所含震源破裂資訊不充分,所以測定的震級往往比實際震級有偏差。作為全自動實時系統,還存在誤報和漏報的風險。

國家地震預警工程專案總工程師 馬強:我國是少數具備大規模預警能力的國家之一。與日本、墨西哥、美國等國家相比,我國預警覆蓋區更大、時效性更強、穩定性更好、服務人群更多,總體功能與效能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提前數秒預警

可有效避險減災

地震預警是地震發生後,搶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前提前數秒或幾十秒發出的警報。這短短數秒的預警,能發揮多大作用呢?

2023年8月6日,山東平原5.5級地震發生後7.5秒,國家鐵路地震資訊交換平臺收到國家預警工程釋出的地震預警資訊,多趟載客列車採取緊急制動措施。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首席研究員 張格明:實現了高鐵地震預警和高速列車車地聯動緊急處置,這一系統已在我國新建高速鐵路全面推廣應用,同時在印尼雅萬高鐵上得到應用。

地震預警雖然只有短短數秒,但地震避險減災的每一秒都很寶貴。提前1秒,可以關閉電磁閥,提前2秒,可以讓核電站緊急停堆,提前3秒,可以讓很多化工廠處於安全狀態。利用地震預警系統提供的數秒至數十秒預警時間,重大基礎設施、生命線工程可以採取緊急處置措施,及時關閉燃氣管線、關閉核反應堆、停止精密儀器操作等,以避免次生災害的發生。

利用地震預警時間,公眾可以採取避震措施減少人員傷亡,手術室也能提前採取應急措施避免手術失誤。湖北地震局研發的電梯地震開關,可以在接收到地震預警資訊後緊急停運在最近樓層,目前已在湖北、安徽多地的高層電梯推廣應用。

國家地震預警工程專案總工程師 馬強:如果說我們把這種燃氣的報警裝置進行改造,它在接收到我們的地震預警資訊之後,它就自動可以把燃氣切斷,隨著我們地震預警資訊的廣泛應用和相關技術的一些推廣,我們老百姓能感覺到這些地震預警資訊對個人的關係會越來越密切。

多渠道釋出地震預警

廣覆蓋快觸達

國家地震預警工程全面建成後,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向公眾提供地震預警資訊服務。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國家應急廣播參與推出的微信小程式地震預警服務也將於近日在全國上線。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 侯建民:這個預警工程建成以後,我們通過三種主要的途徑,包括服務終端、應急廣播還有一些移動終端向老百姓提供預警資訊服務,目前也基本具備了這種億級使用者的覆蓋和秒級觸達的公共服務能力。

地震預警服務終端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從地震部門獲取地震預警資訊,並根據自身位置對地震烈度和可能影響進行預估計算,然後通過自帶的高音喇叭和聲光電報警裝置發出警報和倒計時,提醒周邊公眾採取緊急避險措施。目前,雲南、四川、福建等地重點地區的中小學校已經實現了服務終端全覆蓋,在多次地震中助力校園上演「教科書」式避險處置。

中國地震局2022年與國家廣電總局建立了地震預警應急廣播協調機制,公眾可通過電視、廣播、「村村響」大喇叭以及IPTV等多種方式接收地震預警資訊。

公眾還可以通過手機下載地震預警APP和基於第三方轉發的作業系統內建功能等方式接收地震預警資訊。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國家應急廣播與騰訊聯合推出的「中國地震臺網」全國微信預警服務即將上線。當發生可能造成破壞性影響的地震時,微信會發出全屏警示,持續提醒使用者及時採取避險措施,以降低地震災害影響。不同影響程度的地震,對應不同的預警顏色和提示語,當地震影響較小時,僅在微信服務通知內提示,減少對使用者的打擾。

全國微信地震預警資訊服務平臺 騰訊研發工程師 劉崢:如果使用者需要救援,我們還提供了一個高頻音救援的功能,通過小程式可以發出一種脈頻和穿透性都比較強的聲音,方便救援隊伍對求救人員進行施救。

微信小程式上線後,使用者在微信內搜尋「中國地震臺網」或「地震預警」,進入「中國地震臺網」小程式,點選「開啟地震預警」並允許「地震預警通知」與「獲取位置」,成功新增關注地後即可開啟地震預警服務。

文章來源:中國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