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也「殺入」女性消費!2000億飾品市場要變天了

 2021-06-13 19:32:02.0

「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在消費行業,這一邏輯百試不爽。繼去年美妝集合店在線下商圈大火之後,飾品集合店也捲土重來。

提及飾品店,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過去街邊的「哎呀呀」或購物中心不起眼角落裏的小店面。

如今,它們搖身一變,不僅成爲年輕人打卡拍照的網紅店,也引來資本的青睞。

2020年6月在溫州開出首店的BA飾物局門店數量已超過35家;同年10月成立的ACC超級飾有門店近百家,並獲得近億美元戰略投資,投資方爲蘭馨亞洲、小米集團、順爲資本;去年年底成立的洋蔥倉庫也完成近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爲高樟資本……

新故事在資本的助力下全面出擊,老一代玩家也沒有坐以待斃。作爲有着500多家線下門店的流行飾品品牌,萱子團隊二次創業孵化出了新品牌ME+飾品熱搜站,目前門店也超過30家。

新一代飾品店崛起的背後,是消費主力羣體的變遷。艾媒諮詢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飾品市場規模有2000億,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飾品已經成爲Z世代消費者的穿搭必備。2020年Z世代人羣佔首飾行業整體消費力的56%,年復購率達三次,對比歐美市場十次以上購買頻率,市場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快時尚+會員制的新玩法

一整面牆的飾品,設計感十足的陳列和色彩,鏡面和燈光的組合,兩三百平米的空間……

進入一家飾品集合店,第一印象是商品的體量大,從耳飾、項鍊到頭飾、戒指,滿滿當當陳列在幾面牆上,在視覺上形成了強大的衝擊力,可謂「琳琅滿目」。

這些門店的SKU數量都在幾千乃至上萬,產品的豐富度很高。同時,上新的速度也非常快,且主打平價路線,定價多維持在19.9~199元之間。據瞭解,每個月BA飾物局以15%的速度更新SKU,洋蔥倉庫每週上新500款。

這就形成了類似「快時尚」的商業模式,背後則是基於消費羣體需求的變化。當年輕人對飾品的需求從傳統的儀式感消費轉向更高頻的日常消費,選擇多、上新快、性價比高成了他們的主要訴求。

對於如何做到快速上新並保持穩定的供應,高樟資本投資經理朱明淵告訴創業邦,「當前平價飾品市場上游供應鏈比較碎片化,這給予了渠道品牌整合、反哺供應鏈的機會。渠道品牌距離消費者最近,能夠以最快速度感知消費市場對款式、場景、需求的變化,通過數據化中臺能力向供應商傳遞,持續幫助供應鏈進行產品優化和迭代;品牌規模的不斷增長,也有助於加速供應鏈優化,提高供應鏈對渠道的黏性,最終形成強大的供給壁壘。」

蜂巧資本創始合夥人屠崢也提到,ACC超級飾背後的集團公司有多年打造家居業務的經驗,在供應鏈端有長期積累,能夠保證產品的快速上新和穩定週轉。

會員制則是新一代飾品店更大膽的嘗試,包括BA飾物局、ACC超級飾、洋蔥倉庫、Litchi荔枝等目前已經有一定規模的品牌,大都採取了類似Costco的會員制模式。

不同品牌的入會費、會員權益會有所差異。比如,在ACC超級飾購物滿99元即可獲得有效期1年的會員權益,享受5折超級會員價;Litchi荔枝的會員權益則規定顧客首次充值200元加入會員,可終身享受全場5折的優惠。此外還有一件包郵等會員權益。

有消費者告訴創業邦,對於這種幾十元或上百元錢的小飾品,年輕女性只要進店就很難有不購物的衝動,而且絕對不會只買一款,辦會員是很划算的。

對於會員制,這些飾品集合店的普遍做法是通過沉澱用戶資產,利用數字化驅動運營,來完成人貨的匹配,進而提高經營效率。

據瞭解,BA飾物局的會員轉化率接近60%,單月復購率接近17%,付費會員數量在30萬左右,會費就有近3000萬元。其聯合創始人楊李曾在採訪中透露,BA飾物局客單價能做到近130元。

追逐「審美紅利」

相對於「前輩們」的街邊小店,新型飾品集合店的另一特徵是主攻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走大店模式。這些門店面積基本在200平米左右,ME+的未來規劃中還有上千平米的超大門店。

在陳列設計上,門店大多采取具有強視覺衝擊力的設計,整體風格簡約、飾品排列佔據了整個牆面,最大化地延長消費者停留時間。

對此,峯瑞資本認爲,飾品集合店是一種新消費場景,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和趣味,很多體驗展示型產品在新的消費場景裏發展得如魚得水。

廣告

比如線下店面的佈置很講究,讓消費者在選飾品的時候有種整體blingbling 的感覺,很容易「上頭」。所以,飾品在線下門店賣得更好。

「我們覺得這些新消費場景裏也蘊藏着一些機會,但前提是要處理好線上線下的聯動邏輯,還要處理好開連鎖店的標準化問題。」

無獨有偶,這些新崛起的飾品品牌創始人大都具有線下零售的經驗。例如,BA飾物局創始人李超曾參與建立與開設了700餘家線下門店,是阿里巴巴家居新零售項目創始人;洋蔥倉庫創始人馬宏輝則在杭州打造過多家網紅線下消費場景。

此外,與去年大火的美妝集合店類似,這些新銳品牌營銷發力端主要在線上,尤其是在小紅書、抖音等多個內容平臺投放和推廣,以更貼近消費者的營銷方式刺激消費的購買決策。

得益於線下門店的空間設計和商品的陳設,加強了消費者的沉浸式體驗。到店打卡,線上分享,再引流到線下消費,消費者的自發傳播也助推飾品店形成流量閉環。

朱明淵認爲,「流量是消費者集體用腳投票的最直接指標,代表着當下消費者對新鮮、驚喜、悅己的渴望,集合店的產品豐富度和良好體驗保障了可逛性,也許恰好匹配了這種流量趨勢。」

有投資人告訴創業邦,年輕消費者對購物各方面的要求都在提高,不僅是產品,還有消費體驗和消費環境。從產品到場景再到營銷,飾品集合店都符合當下年輕人對審美的追求,也是一種顏值經濟的體現。

「飾品界ZARA」不好當

從各品牌披露的相關數據來看,飾品集合店的吸金能力不俗。部分一線城市的核心門店月銷售額可以達到百萬元級別。飾品行業有高毛利特性,據從業者透露,新興飾品店的產品成本極低,毛利率可以達到60%。

在毛利率不低、單店盈利尚可的情況下,規模化顯然是各大品牌們的當務之急。ACC超級飾計劃2021年再開出400家門店;BA飾物局的目標是在今年底達到150~200家門店;洋蔥倉庫則計劃今年在全國開設30家左右門店。

據相關投資人士透露,ACC超級飾背後的另一大股東是名創優品,正是其創始人葉國福打造了國內第一代線下飾品品牌哎呀呀。因此,ACC超級飾可以複用名創優品的零售體系、數據能力以及選址能力,快速拓店。

不過,隨着競爭加劇,新興飾品店們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一方面,雖然年輕消費者對飾品的消費頻次在增加,但飾品生意完全無法比擬餐飲的剛需高頻,而一二線城市的優質商圈數量有限,飾品店在選址上正處於競爭的關鍵期。

長期關注線下零售的元昆創投合夥人李忠敏告訴創業邦,這些飾品集合店大多選址在購物中心負一層,與其他流量品牌,如喜茶、泡泡瑪特等爲鄰,這可以凸顯品牌調性,強化品牌集羣效應。

但從另一角度看,這是在消化購物中心的固有流量。也就是說,這些飾品集合店還不足以靠自身品牌有效吸引年輕女性用戶,很難說是在爲購物中心引流,因此必須選擇自帶流量的優質商圈。

另一方面,這些品牌從產品到供應鏈再到商業模式,目前來看差異性並不顯著,有品類無品牌的現象明顯。平價飾品的供應鏈上游並沒有大品牌,但足夠成熟的供應鏈帶來了產品的極大豐富。因此,有觀點認爲,這會導致品牌效應越來越弱,渠道效應越來越強。

此外,供應鏈的成熟也讓品牌能夠將產品單價從百元級別拉低至幾十元,價格的降低讓消費決策難度變低,飾品變得具有快消品屬性。而在市場整體分散、沒有頭部品牌的情況下,也就使得消費者很難對品牌產生黏性。

屠崢提到,飾品集合店的定位是渠道品牌,對於店內產品,消費者是沒有品牌認知的。但渠道和品牌並不構成衝突,當渠道品牌建立起來後,也可以考慮產品設計,比如像ACC超級飾目前有30%左右的自主設計產品。

「飾品集合店進入門檻並不高,現階段還是在拼資源,想要健康快速地發展,需要有多方面的複合能力,包括供應鏈能力、選址能力、運營能力,再往後纔是拼產品設計和品牌建設的能力。」

朱明淵也表示,飾品集合店要實現差異化競爭,從消費者端來說,需要通過品牌IP 打造、口碑傳播、事件營銷,提供極具特色的消費體驗;從供給端來說,則要持續深耕供應鏈的迭代和整合,優化產品設計與成本,支持自有商品開發,從源頭上提高產品的辨識度。

「飾品的毛利很高,是一門好生意,但目前從估值層面看可能偏高了。」李忠敏如是說。

資本的圍獵下注未必全然是好事,藉助外部資源,飾品集合店可以階段性地實現快速增長,但要長期發展,還是要回到內功修煉上來。

雷軍也「殺入」女性消費!2000億飾品市場要變天了


文章出處: 創業邦

文章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