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精神醫學的大壞與大好
敏蒂的故事:一九六○年代思覺失調症的濫診熱潮p330
陶德的故事:現在流行的自閉症濫診熱潮p335
蘇珊的故事:成人雙極性疾患濫診熱潮p338
麗姿的故事:兒童期雙極性疾患與注意力缺失症濫診熱潮p342
布魯克的故事:情感思覺失調症濫診潮p345
鮑伯與莎拉:混淆哀慟與憂鬱症p347
米拉的故事:處方藥讓病情惡化p349
瑪麗亞的故事:疏忽嗑藥p352
以瑕掩瑜p356
比爾的故事:控制住情緒翹翹板p359
蘇珊的故事:控制恐慌症與特定場所畏懼症(Agoraphobia)p360
保羅與珍奈特:克服創傷後壓力症p362
彼得的故事:戰勝憂鬱與自殺的家族詛咒p365
克麗歐的故事:一心一意對抗治療注意力缺失症p367
亨利的故事:與思覺失調症共處p369
布蘭蒂的故事:擺脫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的雲霄飛車p371
亞當的故事:克服強迫症p373
第九章 精神醫學的大壞與大好p327
行醫,先講求不傷身體。
-------------------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
正確的診斷可以救人性命,錯誤的診斷則是毀人一生。對許多人而言,他們第一次被診斷出來的那一天是轉捩點,對未來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若是診斷得當,接著有效治療,那麼這天就是美好的一天。可是如果診斷馬虎無感,將會開啓一波又一波的治療惡夢。要確實呈現診斷帶來的強大衝擊,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那些有過最糟跟最好經驗的人現身說法。首先分享八個奮鬥不輟的人生故事,他們因爲遇到了非常無能的診斷以及逼人發狂的治療而深受其害,後來雖然全都逃脫了精神治療的迷宮,卻還是免不了滿身傷痕。姑且不論其他現實的問題,單單要面對從扭曲的診斷書所反映出來的那個形象就已經如同夢魘,因爲那個人完全不是你,也完全不是你想要變成的樣子。
這些悲慘故事裡的醫生(包括我自己)都忽略了醫學最重要的金科玉律:第一,絕不傷害他人。認知到精神醫學一旦被濫用,就會誤了許多人的人生而且造成嚴重的傷害這件事,實在讓人痛心疾首。差勁的精神疾病診斷導致差勁的精神疾病治療,兩者合一鑄下大災難。這些被犧牲的人對精神醫學界來說就是活生生的教訓,也是必要的教訓,正是這些案例給了反精神醫學運動啓發和熱情,使其壯大。精神醫學一定要從這些前車之鑑當中有所反省,並慎重對待那些通常頗有道理的批評炮火。
只不過我認爲,反精神醫學這一龐大運動的批評與謾罵太過以偏概全。我不可能是個滿腔熱血、對精神醫學毫不批判的死忠擁護者,但也不可能是個一心一意以拆穿精神醫學假面具爲己任的批評者。這兩方的立場各執己見,偏激極端,以致忽略了事實在精神科執業的這些年來,我確實遇過數以百計受到診斷之害的病人。三十年前剛開始體驗這種事,我寫了一篇論文,引用希波克拉底名言作爲標題---------“”不治療就是一種治療”。當精神醫學處置失當並踰越其合理職權時,任何有責任感的人都一定要嚴加指責(並聲援他人對此事的批評)。
不過請注意這項免責聲明:以下記載的惡質誤診絕對不能代表精神醫學全體的行事作爲。各位接下來所讀到的案例,正因爲凸顯了診斷的無能與療法的不合理,才會被選來加以探討。但反精神醫學運動卻拿這些最糟糕的案例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分青紅皀白地攻擊整個精神醫學界。對那些眞的需要治療,也會因治療而大大受惠的病人來講,這種偏激的極端作法反而剝奪了他們的權益。本章後半部將呈現大多數精神病患的治療成果,他們的結局比前半部快樂多了。
每當有人舉出一個因精神醫學而受害的例子,我就會舉出十個因精神醫學而獲得重大改善、甚至救回一命的例子。我最近遇上一樁奇怪的巧合,在同一天早上收到兩個人寄來的電子郵件,不約而同問了幾乎一樣的問題我怎麼有辦法猛烈批評精神醫學近期的某些趨勢,並如此擔憂DSM第五版的有害影響,在此同時,卻還能對這個領域保持這麼樂觀的看法?我的答案很簡單,精神醫學界受惠於強而有效的治療法(各式各樣的心理治療與藥物),使得我們可以得到優於其他醫療領域的結果。我們的患者大多得到幫助,完全康復的大有人在,有些維持原狀,只有少數變得惡化。身爲精神科醫師,只要能力所及就會盡力治療,即使力有未逮,也會以同理心安慰患者。在這段特別的旅程中,我們擅長傾聽、照顧,並應用我們的經驗與人格特質,去幫助其他人康復、適應與自助。
精神治療作得好一輩子開心,這是一項實用又能帶來高度滿足感的技能。精神治療作不好,就成了害人不淺的江湖庸醫。一旦給予誇大的保證、過度的治療、結果卻達不到期望,我們這一行就走上歪正路了。人生的問題堆積如山,並非全都是精神疾病。不是所有的精神疾病都是「化學平衡失調」造成,光靠吃藥就可以解決。承認我們依然不清楚精神疾病的肇因並不丟臉,像其他的醫學領域對付的是簡單許多的器官問題,即便如此,他們對於多數造成人體疾病的根源也依然不清楚。雖然我們有一套總體方針對指導如何治療很有幫助,但是每一個人都獨一無二,只能靠著嘗試錯誤的反覆實驗,才能找到符合個人需求的療法。如果患者與醫師能夠一起努力、用心,通常都會有不錯的效果。
敏蒂的故事:一九六○年代思覺失調症的濫診熱潮p330
我們要講兩個故事。故事一:有一位彷徨叛逆的嗑藥青少女被誤診爲「思覺失調症」,她在醫院住了痛苦的兩年。故事二:一位年輕的醫生參與了這次的過當診斷與有害治療,直到少女出院了之後才醒悟過來。敏蒂路易斯就是這位女孩,她一脫離壓迫她的治療機構就重新振作,蛻變成一位令人欣賞的女性,也成了優秀的作家。說來很丟人,我就是那位年輕的醫師,害她的日子過得更痛苦,我也是幫兇。
十五歲時的敏蒂有著驚人的外表,又長又捲的金髮飛揚,臉上掛著古靈精怪的微笑,眼神透著反叛,行爲意在挑釁。然而她的內在,「極度焦慮,自我意識過剩,自慚形穢。我覺得自己很壞,一無是處,什麼都不是, 因爲內在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所以我創造了一個角色, 讓人以爲我天不怕地不怕。」蹺課對敏蒂來說是家常便飯,她跟著其他嗑藥的孩子在中央公園鬼混。敏蒂的媽媽不懂敏蒂爲什麼會從一個乾淨乖巧、綁著馬尾的小女孩,變成一個頭髮凌亂、外表邋遢、整夜不睡只呼大麻、一下子沉默不語、一下子滿口粗話、還光著腳ㄚ子在格林威治村晃來晃去的陌生人。母女間的衝突越演越烈。「我的母親很強勢,她讓我清楚知道,在她的地盤上只能有一位成年女性。」
「接下來的情況變得非常危險,「當我下課回到空蕩蕩的公寓,我會開酒櫃喝喝酒,或是吸聞浸泡過清潔劑的碎布。有一次我昏倒在樓梯間,有幾個混混餵我吃巴比妥,硬是把手伸到我的內褲裡要讓我『醒過來』,之後的好幾天我都覺得很痛苦很羞恥。」呼大麻又讓她更加困惑:「因爲感官的共同作用,我的思緒都活過來了:我看得到、聽得到、嘗得到也感覺得到它們。但並不全然是愉快的想法。通常是自責的念頭:我又醜、又笨,又膽小、又沒主見,根本是個小鬼、假貨、非人類。」
敏蒂開始看精神科醫師,但是兩人的討論毫無進展「最後,就像在證明自己有膽一樣,我吞了一大把阿斯匹靈。」敏蒂的母親把監護權轉給州政府,好讓她住進有名的紐約州立精神醫院進行長期治療。然而根本的錯誤診斷卻導致接下來沒完沒了的治療惡夢。這間醫院的主任恰好就以「假神經性思覺失調症」(Pseudoneurotic Schizophrenia)一詞的共同發明人而聞名。這個詞一聽就知道很亂來:就算沒有典型症狀,只要病人個性古怪,醫師又是受過主任那種探測方法特訓的「診斷專家」,就可以「發現」某個人」的「內在思覺失調症」。「假神經性思覺失調症」根本就是個騙局,但是在一九六○年代卻獲得全國廣泛認同,那時候的我是個生嫩愚蠢的醫生,也信了。
敏蒂開始進行在當年稱之爲治療、其實根本是一場恐怖秀的過程,而我是主導治療的團隊成員。「大家排隊領藥,一天三次,我拿的是托拉靈,一種精神病標準用藥, 如果我把藥丸藏在嘴側,護士會檢查我的嘴巴,然後我就要喝苦苦的藥水。反正效果都一樣:藥物會讓你動彈不得,吸乾你的活力,讓你口乾舌燥,滿腦子都是絕望的想法。我每吞一次藥,都會希望這些醫生也可以自己嘗嘗這種行屍走肉的滋味。」這種治療的環境毫無治療效果:「就算你起先沒有憂鬱症,這種治療也會讓你得憂鬱症:閒坐在病房裡抽菸,身上穿著病人服,沒辦法外出,吃了藥以後昏昏沉沉,吃了都是澱粉類的醫院伙食, 再加上吃藥的副作用,就越來越胖。爲了打發單調無聊的時間,我們踱步,打乒乓球,偷帶毒品進來,解開病服的扣子以方便性愛探索。」
我們這些醫生還以爲自己在「分析移情作用」,告訴病人自己的眞知灼見,「導正「情感經驗」,敏蒂卻另有一番見解。「對青少女來說,去看病是件大事, 就像去約會一樣,我會解開病人服最上面的扣子, 擦上廣藿香精油,賣力表現,越怪越好,讓醫師印象深刻。這圈子裡,生病就是貨幣,讓你買到注意力,我做的每一件事,說的每一句話都貼了症狀的標籤,每種轉瞬即逝的情緒都會引起警覺,我在自己的小劇場裡身兼編導二職,心裡有個地方知道自己沒有問題,我想找出來,但是健康的自己已經成了遙遠的記憶,醫生們說不定是對的,我有個問題是治不好的。
古德太太拯救了敏蒂,她是位了不起的英文老師,負責管理學校,也是在住院病房裡少數幾位明理的工作人員。「她把我當成一個人看,而不是病人,她上課的時候教我們從閱讀文學的共同經驗裡找尋意義。最重要的是她對我們全心全意,我們是她的『聰明的孩子』,她對我們的健康、智性與精神有信心。雖然她從不直接與醫師們唱反調,但是當其他工作人員不懂我們的時候,她卻是站在我們這邊的。」
敏蒂遇到了第二個醫師,她的好運來了,這位醫師「自己也很內向,講到我覺得自慚形穢的痛苦時,他很有同理心,會深入理解。我們一起合作爭取更多的自由。我免不了會退步惹麻煩,但R醫師也會爲我爭取第二次機會。他對我的信任發揮了效果,我漸漸得到更多的自由,然後就出院了。」
敏蒂克服了種種挫折,一步步建立了幸福成功的人生與平面設計事業,後來她發現自己的志向在寫作,目前已經出版了兩本書:《住院生活》(Life Inside: A Memoir)與《灰塵:作家務的怪癖、習償與熱情》(DIRT: The Quirks, Habits and Passions of Keeping House,詳見http://www.mindylewis.com/)。敏蒂現在於紐約市開設寫作工作坊,她根本就沒有思覺失調症的體質,從來都沒有。我從她身上學到兩大教訓。第一,她寬大爲懷,原諒我愚蠢地參了一腳,害她被關在精神病院裡。第二,她教會我要時時尋找人們本質上正常之處,而不是只看貌似有病的地方。我們兩個人最後各用不同的方式,順利飛越杜鵑窩。
陶德的故事:現在流行的自閉症濫診熱潮p335
陶德十五個月大的時候快樂又活潑,除了還沒開口說話之外,一切正常。他的小兒科醫師反應過度,轉介陶德去做進一步的評估。他眞的大錯特錯。測驗結果發現陶德的語言接受與表達能力「重度」遲緩,顯示有自閉症或心智障礙的可能性。「我們一開始以爲兒子是個開心又正常的孩子,結果沒多久就因爲有問題而嚇壞了。」
陶德到了兩歲,開口講話了,但是還不會使用兩個字的句子。那時自閉症診斷當紅,陶德的小兒科醫師又一次反應過度,這一次他轉介陶德到一間非常特別、車程三小時遠的中心去作更爲繁複的「跨領域評估」。各位要注意,陶德已經進步到會說兩個字的句子了,但是爲了保險起見,他向來老實的父母還是聽從醫師的吩咐赴約。他們一錯再錯。陶德在車上的時候沒有睡覺,到了之後醫院人員把他最喜歡的玩具拿走,這樣才不會讓他「分心」,結果他表現得更加任性,器哭哭啼啼地做了四個小時的測驗。陶德從來沒上過幼稚園,也不習慣父母不在旁邊。測驗後回來的陶德身心俱疲,悶悶不樂,無精打采。
測驗的結果讓人心碎,陶德每種能力領域的發展都重度遲緩,包括:說話、語言、精確運動技巧、認知、適應力,就連大肌肉運動技巧也是(雖然他很早就會爬會走,會攀爬),評分比他在十五個月大時做的測驗還低,診斷是典型自閉症,預後非常不令人看好。陶德的情況可能會惡化,他會喪失現有的語言能力, 再也無法離家自立,再也不能上普通的學校。有人建議他的父母辭掉現在的工作,帶著陶德搬到離治療地點較近的地方,去上專門的密集治療班,一週四十小時,一年要價美金七萬五千元。至於要如何申請州政府補助,也有鉅細靡遺的介紹。
我知道測驗的分數不可能正確,那些分數顯示出來的是另一個孩子。評估人員聲稱自己有許多年的經驗,是測驗專家,是我們拒絕接受現實。我指出陶德在家裡表現出來的能力好太多了,但是他們告訴我熟練的技巧是指在任何環境中都能表現出來。我不希望因爲自己無法接受,就害得我的兒子得不到幫助,所以我沒有否定測驗結果,只是我不懂, 測驗結果跟陶德不符。」
陶德的父母都是教授, 所以他們開始做功課,發現幼兒應該在安心舒適的環境下接受測驗,而不是在脾氣暴躁、睡眠不足、又沒有父母在身邊的時候進行測驗。幾個月後,陶德在另一間不同的中心重新測驗,除了語言接受能力在邊緣之外,其他評分結果都正常。爲什麼會差這麼多?因爲陶德的媽媽在場安撫他,所以新的測驗比較沒有壓力。到了三歲,陶德每個領域的功能測驗出來都正常。五歲的時候,他順利進入一般幼稚園,也通過學區評估,評估結論顯示他不會有就學障礙,無庸置疑。
爲什麼第一批専家錯得這麼離譜?「我一直認爲,如果可能有問題,那麼最好嘗試治療看看,但是你很難把評估過程跟申請治療的資格拆開。測驗我兒子的評估人員眞心相信他們是在助人,都是爲了他好,他們希望可以確定我兒子會獲得盡可能充分的治療,以得到最大的好轉機會。我則希望治療是按照每個孩子的需求來判定,而不是照著誤導人的標籤跟標準配套的建議來進行。對我兒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必須有所選擇,該拒絕的治療就要拒絕。」
陶德的父母曾經被「專家」誤導,也嚇壞了,這些專家只要看到一點點社交互動或語言障礙的蛛絲馬跡,就緊咬著自閉症不放,這是他們最擅長的事情。但另一位更能讓人信賴的專家給陶德父母的建議就優質多了,因爲他理解到個體差異在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像看牙齒一樣以前只要牙齒健康,牙齒不完美也沒關係,但是現在的人卻要求牙齒全都要整齊白皙。」
儘管被診斷出自閉症只有短短一段時間,但是除了一開始的憂心忡忡,之後的負面效應也持續不斷:「還是有人對我兒子有成見,對他的期望也比較低,他們看到陶德竟然能講話,在校成績也優異,感到非常驚訝。有些人否定第二位專家的建議還是繼續勸導我們,彷彿我兒子正在面對諸多挑戰,但其實並非如此(這些建議包括開始不同的治療法、採用特殊飲食、參加特殊營隊、申請他資格不符的獎助計畫、購買不必要的溝通設備、治療根本就子虛烏有的感覺障礙等等)。就連某些已經聽過陶德完整經歷的人,還是用哄小孩的口氣跟他講話,他們不懂陶德能跟他們好好溝通。其他人則安慰我們說陶德會跟他們認識的科學家或工程師一樣沒什麼差別。每次聽到這種話我都不禁思考,到底爲什麼那些能力良好、順利成功的人會被診斷爲有病?」
蘇珊的故事:成人雙極性疾患濫診熱潮p338
蘇珊三十一歲,婚姻幸福,生了兩個兒子,年紀都還小,她在中學任教, 喜愛登山、划獨木舟跟滑雪。直到第一個孩子出生前她都非常正常,而現在也非常正常了。「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會當母親,我想要自己的孩子,也想要領養,但是我從沒預料到當母親是那樣地困難。」蘇珊的大兒子艾瑞克在六個月大的時候老是哭個不停,怎麼哄都沒有辦法。蘇珊從早到晚都在安撫他,但是一點用都沒有。「作爲媽媽, 我很沒有安全感,我本來以爲自己想要很多孩子,現在卻連唯一的一個孩子都哄不好。我本來以爲自己會是很有能力、又自信滿滿的媽媽,但我不是。」
最後小兒科醫師勸她讓艾瑞克「哭個夠」。經過痛苦磨人的一個星期後,有了效果,夜裡的大半時間艾瑞克都在睡覺,但是蘇珊還是很狼狽、睡不好:「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爲了兒子才一直撐著,還是他不睡的時候打亂了我的睡眠節奏,總之我晚上沒辦法好好休息,我覺得完全被榨乾了。」所有正確的睡眠養生方法她都試了:不碰咖啡因、小心飲食、白天運動、放鬆夜間睡眠的規律,但還是調不回來。蘇珊擔心這是產後憂鬱症,去諮詢了家醫科,醫師在五週內就開了百憂解、贊安諾、恩比安(Ambien)、魯內斯達(Lunesta)這些藥。混合藥物服用使得病情惡化,「我還記得自己邊哭邊向艾瑞克訣別,不是因爲我想自殺,而是因爲我覺得自己快死了。」
蘇珊接下來要求看精神科醫師。「晤談快結束的時候,A醫師用輕鬆的語氣說,『我認爲妳有輕微雙極性疾患。』我嚇到哭了,A醫師解釋原因:我吃了抗憂鬱劑之後病情惡化, 失眠,還有輕微雙極性疾患的家族病史。她開了兩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安立復跟思樂康。」
蘇珊的親友都無法接受醫師的診斷。這完全違背他們的經驗,蘇珊跟雙極性疾患一點邊都沾不上。她讀了雙極性疾患的相關書籍跟網站,也認爲自己並不符合診斷的描述。「我無法接受診斷結果,但是我信任醫生。」
她不應該信的。這位醫師一定是好意,但卻錯得離譜,她沒搞清楚就亂槍打鳥,結果根本不準。一如「思覺失調症」是一九六〇年代流行的疾病診斷,雙極性疾患近來也因爲藥廠積極地以行銷誤導而爆紅起來。A醫師上當了,她看到的「輕微雙極性疾患」根本就不存在。流行就是這樣,當然,要是A醫師知道自己當初誤診所造成的傷害持續了多久,她當初就會更加謹慎小心。
蘇珊的自尊率先成爲炮灰:「我要跟新生出來的這個身分角力。我再也不覺得自己是正常人。我到底都做了什麼瘋狂的事情啊?如果A醫生不消幾分鐘就看出來了,那麼別人也一定注意到了。我害怕有一天兒子會發現這件事。他値得擁有一位更好的母親、正常的母親------------總有一天他會意識到自己也不正常。」這樣她怎麼有辦法再懷第二胎呢?停止服藥可能會讓「雙極性疾患」復發,但繼續吃藥可能會傷到寶寶。
謝天謝地,A醫師退休了。新來的精神科醫師極極度質疑A醫師的診斷,說她認爲每個人都有「輕微雙極性疾患」。蘇珊卸下了精神上的包袱,也斷了所有不必要的藥物。她很快懷上第二胎, 生了一個很好照顧的小男嬰,產後憂鬱症沒有復發。
這應該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但是雙極性疾患陰魂不散, 留在了她的病歷中,依然跟蘇珊的人生糾纏不清。其一就是蘇珊想買壽險,如果有個萬一,孩子也會有保障,但是已經有四間公司拒保了,因爲雙極性疾患被認定爲風險。接著她發現不能領養小孩,即使她跟丈夫是理想的養父母人選-------婚姻幸福、受過良好教育、工作穩定、有自己的房子、積極向上、個性穩定、有愛心等等,說也說不完。「雖然一切都對我們有利,但是因爲我的診斷,使得我們從來就沒有領養的機會。」
按照病患權益保護法,錯誤診斷要更正,但是就算其他幾位精神科醫師去函堅持蘇珊沒有罹患雙極性疾患,醫院依然拒絕承認誤診。還好也有雨過天青的地方: 「當我的精神科醫師第一次跟我說,對我的孩子來講,我是最棒的母親了,我眞的說不出話來。我當然也有缺點,但是能夠當這兩個小天使的媽媽,我覺得很感恩也引以爲傲,我會繼續努力,把我的病歷更正過來。」
我們在這裡學到許多教訓。熱潮跟風造成診斷隨隨便便。臨床醫師應該力挽狂瀾,而不是隨波逐流。錯誤的診斷會留下長久的傷害,而這些傷害並不會自動過期。診斷過輕永遠比診斷過重好得多。而且,醫生決不應該聽信藥廠業務的片面之詞。
麗姿的故事:兒童期雙極性疾患與注意力缺失症濫診熱潮p342
麗姿二十三歲,大致上過得開心快樂,現在正展開一段作公共服務、四處旅行、人際關係良好的人生。「我也是有好有壞,跟別人沒什麼不同,但是我不認爲這就代表我腦袋特別不正常。能夠這樣講出來, 而且眞心如此認爲,可是花了我好長的時間。」
麗姿是個難搞的小孩,有過動毛病,又容易大發脾氣,抗拒權威。五歲的時候作了神經心理測驗,發現她的智商很高,但是口語及表現的分數之間有落差,判定是注意力缺失症及學習障礙的證據。立得寧(Ritalin)改善了她的書寫能力,但是也留下類似咳嗽的肌肉痙攣、強迫行爲、憂鬱這些討厭的副作用。
「我在六歲的時候,會到廚房拿切肉刀抵住喉嚨,我並不是想自殺,只是好奇如果我做了會發生什麼事而已。我跟媽媽講了這件事之後,她帶我去看Y醫師,她是一間知名醫學院的兒童行爲與雙極性疾患專家。」
Y醫師很快看完診,開了樂復得。「接下來就是重複上演一連串爛劇碼,我到現在依然覺得很憤怒、無法理解,一位頂尖的精神科醫師怎麼會讓一個孩子經歷這種沒必要的創傷,令人難以置信。原本是用來治療注意力缺失症的立得寧導致了憂鬱症,所以他們開給我樂復得,結果又讓注意力缺失症惡化。他們沒有讓我停掉樂復得,或是嘗試別的藥物,而是增加立得寧的劑量,結果讓憂鬱症更加惡化,然後樂復得劑量又再度增加。」
這種只咬著副作用不放以致不斷增加藥量的愚蠢作法,害得麗姿的行爲越來越古怪、越失控、越脫序。「我在媽媽把車開出家裡車道的時候跳車,我打破玻璃,想踏過碎玻璃。這不是我,我從來沒作過這種形同瘋狂的事,以前沒有過,後來也沒有過。但是我只有七歲,兩種高劑量的強效藥物讓我承受不住。」
在Y醫師的建議下,麗姿中斷學業,被送去參加惡夢一般的日間治療計劃。藥物讓她的反抗行爲越演越烈,他們就懲罰她,逼得麗姿更加反彈。「我記得最清楚的一件,就是我一邊踢一邊叫,被他們拖進一間上鎖的白色小房間,房間牆上都鋪了墊子。如果說我之前不知道什麼叫做發瘋,現在知道了。」
幾天過後麗姿的父母很明智地把她從療程裡救出來,讓她停藥回去上課。她的行爲改善,但是還是繼續因爲家庭作業以及行爲問題跟父母衝突,進入青春期後情況更加惡化。他們再度諮詢了Y醫師,雖然先前介入產生了負面效果, 但是他的國家級知名度讓人放下疑心。新的診斷是兒童期雙極性疾患,這是Y醫師跟他來自知名醫學院的同仁一起捏造出來並大肆宣傳的疾病。他們告訴麗姿的父母可以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麗姿, 開出來的處方不是只有一種,而是兩種藥物混合。謝天謝地,麗姿的父母自己狠不下心讓她吃這個藥,麗姿也拒絕再服用任何藥物。
「雖然我還是常常跟父母老師吵架,但我也交了很多朋友,成績很好。上高中以後,我就是一個陰晴不定、無病呻吟的青少年,跟其他高中生沒什麼兩樣。我逼自己去選修高階課程 ,結果作業量超出能力範圍,非常吃力。學業上遇到的困難,再加上我給自己的壓力太大,讓我越來越不開心,吵了很久之後,母親說服我再去看Y醫師。」
儘管有過痛苦的經驗,很不幸地錯誤的信任又占了上風。Y醫師沒幾分鐘又興奮得建議了兩種新藥。「藥物已經讓我太痛苦了,我拒絕吃任何藥。高中畢業離開父母家之後,我再也沒有以前的那些衝突。如果他們不要求所有事情都要井井有條,一絲不苟,我小時候的問題就不會那麼嚴重。那種方式根本不適合我。我的確有過動症,但這樣生活也沒有問題。醫生們想用藥物治療我的成長痛苦,反而留下了無法完全抹去的心理傷疤。我年紀還小、還在發展的時候,他們卻讓我覺得自己不正常。諷刺的是,他們想要治療我的頑固,但正好就是因爲我冥頑不靈,才能讓我突破那些經驗, 過著充實而『正常』的生活,不論正常到底指的是什麼。」
布魯克的故事:情感思覺失調症濫診潮p345
布魯克十一年級的時候,像中了邪一樣經歷了六個月的悲傷時期,家庭醫生跟他談了幾分鐘以後,診斷他得了「臨床憂鬱症」,於是布魯克開始吃藥。「被貼標籤的打擊就像遭到一噸重的磚頭擊中一樣,我覺得自己腦袋不好,有缺陷,我開始深深厭惡自己。」
八個月期間,布魯克試了無數的抗憂鬱劑,全都沒有效,反而又多了一項躁症發作的負擔,部分原因出自於藥物治療。「我覺得自己來到世上是有特殊原因的,總有一天我會成爲大人物。我怎樣都想不通,爲何會被診斷出得了情感思覺失調症(Schizoaffective Disorder)。這使得現實跟虛構的界線對我來說變得相當模糊。」
在布魯克的病歷紀錄裡,他妄想自己破解了一串密碼,拯救了地球,他計劃要寫一本以治療爲主的書,要分享給城裡的醫院。接下來一年,他的妄想越來越少,醫生們終於診斷他爲雙極性疾患,這項診斷比較正確,汙名也比較輕微,但是換標籤又常常改治療對他造成痛苦難當的打擊。「我相信自己是錯的,就是這樣沒錯,其他人都是對的。」
連續好幾年,布魯克都過得心驚膽跳,被焦慮困住,心情痛苦,感覺跟朋友家人格格不入。他擔心數不清的藥物已經重組了他大腦裡的化學物質,只有讓他快速惡化途。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逼他得下定決心, 到底是要自殺還是全心全意對抗病魔。「我靈魂裡面還有一絲不滅的火花,我說不,我是自己的主人,正不正常要由我來決定,我拒絕繼續過著沒有意義的生活。」布魯克開始深入研究認知行爲療法,創造了自己專屬的情緒與認知狀態分析技巧。他把這些集合起來統稱爲「鏡片(The Lens) 」。「以鏡片來做比喻的話, 我知道形塑我的感知、信念、情緒狀態的鏡片問題驚人,我開始矯正這些鏡片,這樣才可以透過鏡片看得更清楚 ,然後這種作法有效了。布魯克利用「鏡片」跟過去十二年來學到的方法,定義出自己想要過的人生,他也覺得自己狀態不錯,可以放手去做。他成了電影導演,開始公開分享自己的經驗。在他的第一部劇情片《肯谷鎭驚魂》(Kenneyville)裡,他就使用了許多,精神病經驗的隱喻。布魯克也認真想寫書,就快寫完了, 書名就叫《鏡片》。 「人生當然還是有好有壞,但是我已經掙脫了從前的強烈恐懼、妄想偏執、悲傷與焦慮。我感謝生命裡的一切,也包括這段體驗,讓我更爲堅強,跟自己還有其他人建立了更緊密的關係。」
鮑伯與莎拉:混淆哀慟與憂鬱症p347
莎拉三十三歲的兒子鮑伯把抗憂鬱劑跟安眠藥混在一起吃自殺了。開藥給鮑伯的醫「師只看過他幾次,時間加起來大概只有三十分鐘。八個月以來,醫師既沒問鮑伯發生什麼事,開藥也開得很隨興,開藥後也沒有用心監督。鮑伯的離婚過程非常痛苦又拖得很久,還要打一場監護權的硬仗,這讓他感到沉重的哀傷。鮑伯極度需要諮商以協助他面對情緒壓力跟實際問題,但從來沒有人給過他這樣的協助,只有越來越多的無用藥物,不斷變化組合,最後成了結束自己生命的工具。
莎拉眼睜睜看著鮑伯一天比一天痛苦,她已有不祥的預感,可能有一天會導致悲慘的結局。但是她的諸多努力到頭來都是一場空。可想而知,莎拉遭受很大的打擊:「我覺得麻木,每天都像在夢中一樣,一直哭,睡不著, 吃不下,定不下心,沒有辦法工作。直到失去了生活之後,我才知道以前過得有多幸福。我的家人也幫不上忙,我父親是虔誠的天主教徒, 但是跟我不親;我的妹妹自己有酗酒問題。」
莎拉過了哀慟欲絕的兩個星期,她的朋友建議她去看醫生,告訴她醫生會幫她解除痛苦,讓她重新開始。短暫的會晤之後,醫師說明莎拉患有臨床憂鬱症,開了立普能,然後讓她三十天後回來複診。「我告訴醫生我的兒子吃過立普能,還吞立普能自殺,對於服用藥物很不放心,因爲我親眼看到他對藥物的反應有多糟。這位醫師是臨床醫師,對我的恐懼跟喪親之痛完全不當一回事。我需要一個人來理解我、分擔我所經歷的痛苦, 而不是把我的痛苦貼上冷冰冰的醫療標籤。」
莎拉吃了兩個星期的藥,情況嚴重惡化。她變得很暴躁,很想一死了之去跟鮑伯團聚。醫師卻告訴她不可能是藥的副作用害的。「他說我想死的念頭都是心理問題,如果我繼續吃至少三十天的藥,這種感覺就不會再冒出來了。我立刻斷藥。藥一斷,想自殺的念頭就消失了,但是痛苦、對兒子的思念並沒有消失。」
想要活下去,莎拉就必須靠自己想方法解決。「我開始諮商, 積極參與悲傷支持團體,依靠虔誠信仰跟投入教會來獲得慰藉,作瑜珈,從事體力活,投身工作,爲社區服務。我的兒子有個小兒子,我認爲傑森的愛跟他需要我,拯救了我的人生。我每天繼續跟自己的哀傷相處,未來也不會變,但是至少我感覺自己還活著,兩年之後,我終於又能感受到喜悅跟大笑了。」
米拉的故事:處方藥讓病情惡化p349
米拉是紀錄片導演,有一次受邀參訪一位藝術家的工作坊兼度假屋,在那裡遇到了作家珍。兩人開始聊起珍的強迫症,米拉擔心自己可能也有一樣的問題。「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治療師正在跟我進行憂鬱症的談話治療,我從來沒有吃過藥。但是珍描述了自己的強迫症情況,我的耳朵就豎起來了。我也是這樣!四歲的時候我養成一個習慣要聽著音樂搖啊搖地才會睡著,長大後變本加厲,只要到了交報告的期限,新交了男友,或是有棘手的事情,就會像被逼著一樣不去想都不行。然後我老是像中邪一樣想著那個蠢男友,我一定是有強迫症。」
米拉也去諮詢了珍的精神科醫師,他自以爲是強迫症專家,許多患者都被他(亂)貼了強迫症標籤。沒多久,亂七八糟的診斷、藥、副作用通通開始一個接一個地來。Z醫生信心滿滿地證實米拉罹患強迫症,還補充說她可能有邊緣型人格疾患的徵兆。他開了抗憂鬱劑,讓米拉的憂鬱情況減輕,但是也讓她暴躁易怒、活力過盛。Z醫生爲了要對付這些副作用,開了抗精神病的處方好讓她情緒平靜,但同時也讓她昏迷不醒、流口水、看見疊影,她覺得自己好像行屍走肉。
我會把所有的副作用都告訴我的精神科醫師,然後他每次都會調整。立得寧讓我清醒,思樂康讓我睡著,或許該減輕哲思膠囊的分量,但或許該增加劑量,他還告訴我,很奇怪,有時候增加藥物劑量反而會杜絕副作用。或許我們應該再多開安立復或理思必安?通常都是加藥不是減藥。接下來幾年,我一直聽著這套奇怪的邏輯,吃著這些藥,在這段期間我糊里糊塗的,很難清楚發生了什麼事。」狀況越來越糟,Z醫生判定米拉罹患第二型雙極性疾患,又多加了許多藥。
米拉的心理治療師非常存疑,她沒有看到任何強迫症、雙極性疾患的跡象。Z醫生從來沒有詢問過她對米拉症狀、背景的看法,也從來不回應她打電話去詢問爲什麼會作出這樣不合理的診斷,而且開的藥還引起許多副作用,讓情況更加惡化。「我知道我得在自己的心理治療師跟精神科醫師之間二選一,感覺好像一個父母在辦離婚的孩子,夾在兩種不同的理論中間,對我的問題各有主張。停止服用安保喜樂所出現的戒斷症狀,讓我的憂鬱症越來越嚴重,我想我得抓住某個浮木才行。我陷在黑暗的漩渦裡,有自殺傾向,夜不成眠,晝不清醒。我一直想著這輩子做錯的事情、所有可以重做決定的機會,腦中一次又一次,無止盡地播放著過去的片段及不好的回憶,停不下來。我走投無路,只能選擇繼續看精神科醫師。」
這不是明智的選擇,但情有可原。米拉急著解脫,Z醫師總會有新的建議,這個可以讓她冷靜,那個可以讓她重新啓動。他們被副作用牽著走,不斷用藥,然後引起更多副作用。謝天謝地,這個故事有個圓滿的結局,米拉去看了另一位精神科醫師,讓她慢慢脫離以前服用的藥物。她現在只吃低劑量的樂命達(Lamictal )跟威克倦,沒有副作用。
「我根本就不知道這些藥到底有沒有效,但是又不敢試著過不吃藥的生活。幸好,藥減了很多,我再也沒有自殺的衝動,只是偶爾會因爲短期失業沒事做而覺得憂鬱,這是電影電視產業的常態。我不會再讓別人逼我去吃那些亂加在一起的藥了,而且自從Z醫師之後,沒有醫師認爲我有『注意力缺失症』、『雙極性疾患』、『邊緣型人格』這些病。現在我靠運動、朋友、打坐冥想、營養的飲食與維他命過生活,如果手頭夠寬裕,時間也固定下來的話,我還相再做心理治療。那些碰到什麼都說有病、還亂開藥的專家眞是讓我憂心。」
儘管發生了這些事,米拉緊緊抓著工作當成救生筏,堅持撐過副作用,如今事業發展得非常成功。她獲得一筆獎金拍了一部紀錄片,被選進日舞影展,成爲一位炙手可熱的導演。現在她已經更有能力在這個競爭的產業裡穩定接案,也更有能力面對精神疾病診斷與治療。
瑪麗亞的故事:疏忽嗑藥p352
瑪麗亞的父母脾氣火爆,讓她的童年很艱難。「我的父親白手起家,很上進,脾氣很差,對『情緒化的女人』很不耐煩。不幸的是,我的母親就是個非常情緒化又脆弱的女性,長期罹患憂鬱症。」瑪麗亞的雙親經常不在,父親是出差,母親則是週期性的精神崩潰。父親難以相處的個性跟母親不穩定的情況使得兩人的婚姻難以維繫。瑪麗亞八歲的時候,父母親離婚了,兩人苦苦爭奪監護權,結果瑪麗亞的父親帶著她搬到別的國家去,立刻解決了監護權戰爭。整整二十年,瑪麗亞再沒見過她的母親。監護權聽證會上,心理醫師說明雖然有這麼多問題,但瑪麗亞適應良好,個性溫暖。她的父親接二連三地請了許多保母,「我後來幾乎是她們養大的。」
瑪麗亞在青少年時期嘗試嗑藥:一開始是大麻,然後是迷幻藥,接下來是安非他命。她的行爲越來越離經叛道,課業表現一落千丈。「藥物讓我有歸屬感,也可以暫緩緊張的家庭狀況。」高中畢業之後她離家自立,找到一份全職工作,進入社區大學就讀。
「到了二十歲,我開始睡不著,覺得心力交瘁,我去看了一位家醫科醫師,問診十五分鐘後,他診斷我罹患憂鬱症。診斷再度證實我內心深處有『問題』,但是知道問題的名稱以後,我就放心了,不是我的錯。」這位醫師開的處方也跟診斷一樣隨便,不需要複診,只要再回來拿藥就可以了。「第一天,我吃了半顆克憂果,效果好像冰毒,上課的時候我的腳一直顫抖,停不下來,我有種幾乎克制不住的衝動想要站起來,拼命往前衝。我會半夜驚醒,全身是汗,擔心自己快死了。爲了要找到一種『緩和』藥物對抗這種焦躁,我第一次試了海洛因, 在我認識的藝術家跟音樂家的圈子裡,這種毒品多得不得了。一開始是偶一爲之,後來嚴重到變成每天的習慣。我也嗑弄得到手的處方藥物:贊安諾、克癇平錠(Klonopin)、煩寧、維可汀(Vicodin)、二氫嗎啡酮(Dilaudid)。」
瑪麗亞去看的心理醫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測驗,確立診斷,「他說我得了『慢性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我又放心了,人生亂七八糟並不是我的錯!我沒有問嗑藥、或人生沒有解決的(非常實際的)問題會不會影響測驗結果。」瑪麗亞被轉介去看精神藥學家。「看診大概都是十分鐘,他開給我的藥物越來越多。以前只是吃著玩的藥物現在直接開成處方,對我這種嗑藥的人來說眞是大爽了,但我的人生卻每況愈下。」
沒人發現瑪麗亞嗑藥是問題的根源,也沒人試著幫她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反而一直給新的診斷跟處方,已經混吃很多藥了還火上加油。如果她對某一種藥物沒有反應,那麼就換一種診斷,再試一種新藥,很快她就被診斷爲雙極性疾患,給了更多處方藥。「我那時混吃了很多非法的跟合法的處方藥,陷入嚴重憂鬱。我早上很難起床,於是我輟學,而且自十四歲以來,第一次沒有工作。我再也不接電話,窗簾從不拉開,只有買藥的時候會離開家,生活就是一直坐著看電視。我處在重度成癮狀態,愚弄我的精神藥學家好拿藥,特別是克癇平錠,放鬆的藥效讓人很舒服,作用很快,只要我說我睡不著,就能讓醫生開更多『娛樂藥物』給我。」
如果你的醫師超級聽話,比藥販還盡責,誰還需要毒犯呀?瑪麗亞上癮了:「如果吃了藥還這麼糟,那萬一停藥的話不是更慘?我的人生越來越混亂,一無是處,我失去
了希望。」
什麼藥都沒效之後, 瑪麗亞的精神科醫師建議她進入禁閉型精神病院。醫師告訴瑪麗亞的父親她的病是遺傳性的終身疾病,會一直需要密集醫療照護與服藥,醫師還勸他要「放手」。另一位顧問精神科醫師確立她先前的診斷是對的,甚至還多加了三種:強迫症、邊緣性與被動攻擊性人格疾患。「我那時二十四歲,被診斷出八種疾病,一天要吃十五顆樂,一副完全沒救的樣子。」
幸好瑪麗亞的父親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專長就是解決棘手的問題,他不接受醫生告訴他沒有救了,他安排瑪麗亞進入一間專門治療成癮的長期治療機構。「我很確定兩件事,一,我需要繼續吃藥,二,我不用幾個月就會離開。」
兩種預測都錯了。瑪麗亞戒了街頭毒品,處方藥的服用量則慢慢減輕,療程也持續進行。她不敢相信自己會這麼健康。「我竟然變正常了,眞是匪夷所思。我有時難過有時開心,就跟其他人一樣,但是我學會接受,這就是人生。十二年過去了,我現在三十七歲,有份讓人很有成就感的工作,身旁有個超棒的男人。我常常這麼想:如果我父親放棄我,選擇聽從醫師的建議, 那我會變成怎樣?我也會想自己實在很幸運,沒有被那些街頭藥物和處方藥給害死。戒了那些街頭藥物和處方藥之後,我完全正常,這跟我原先以爲的完全相反,也跟精神科醫師告訴我的完全相反。」
以瑕掩瑜p356
凡愛敬醫道之地必也慈善愛人。醫者偶能癒疾去病,行醫療傷為常,安神撫痛則為終身之責。
----------------希波克拉底
本章後續篇幅會特別舉幾個例子,佐證精神醫學的日常成功之處。補上恰當脈絡,平衡一下少數的幾處敗筆及惡劣事蹟是絕對必要的。
羅貝塔的故事:寵物幫她活下來,藥物治好了憂鬱症p356
羅貝塔是一位五十八歲的高中英文教師,她笑著說自己是「老姑婆、老太婆、老妖怪這三個詞的最佳體現。」但是她不是孤零零地過生活,她有許多知心好友,住在自己出生的心愛老家,還有可愛的寵物陪著:一隻小豬、三隻狗、四隻貓、一隻蜥蜴、八隻雞跟十二隻鳴鳥。父親突然過世的時候,她年僅八歲,母親久病纏身,很需要費心照顧,三年前也走了。一直以來,羅貝塔都帶著從容不迫與很有感染力的幽默態度面對壓力。
完全沒有人料到羅貝塔的精神會出狀況。起因在於她的哥哥爲了給自己買一艘船。把母親的珠寶與珍藏的骨董賣掉,既沒事先商量,也沒經過同意,連一點歉意都沒有。她無法原諒哥哥,也難以釋懷這件事情對兄妹關係的打擊。一直以來,哥哥就是她最好的朋友,也是唯一僅存的親人了。「我覺得很孤單,現在了解爲什麼但丁會把地獄最深的那一層留給那些背叛者。我非常震驚,陷入深深的憂鬱。」
羅貝塔常常以淚洗面,吃不下,睡不著,無法專心,沒辦法跟朋友說話,也笑不出來。起床都要掙扎一番,每天去學校上課像永無止境的酷刑一樣。她很煩躁,「胸口有種很不舒服的感覺」,醒著的時候備受折磨,睡覺的時候輾轉難眠。「每沉淪一吋,我想死的欲望就更強烈,有一天在洗衣間,我趴跪在地上,祈禱能夠死掉。俗話説,生死關頭無人不信神,或許對重度憂鬱的人來講也是一樣。在家的時候我會一直走來走去。」
羅貝塔遇到一位很有同情心的治療師,正確診斷她得了憂鬱症。「但是她似乎不懂我到底有多痛苦。我需要一位願意幫助我的人,馬上!不是講講話而已。」然後情況開始變得危險。「到了那個地步我已經準備好要自殺了。我會告訴自己,只要等到下班回家,我就可以吞掉全部的心臟病藥物,來個用藥樂過量。我靠著這種想法撐過一天:我隨時可以結束悲慘的生活。這樣想讓我平心靜氣。唯一讓我活下去的一件事就是抱著我的寵物,想著我不忍心拋下他們。決定要生或要死是我每天都要想的事:朋友們團結起來,用各種溫暖的方法支持我,即便如此,我還是一直覺得憂鬱跟孤單,而且越來越嚴重。我以爲自己永遠都不會好起來。」
羅貝塔的故事有個美滿的結局。一位同樣也罹患憂鬱症的朋友說服她去看醫生。「她提到一種抗憂鬱劑,說這種藥需要好幾週才會見效,但是跟我保證我一定會好起來。」八週以後,羅貝塔看了四次醫生,劑量增加了三次,她感覺自己開始好轉,很快就完全恢復了。「有一天在校務會議上, 我跟坐在旁邊的朋友講了一句機車的話, 她跟我說『妳恢復了!』,沒錯,我又可以大笑,又可以微笑了。吃東西的胃口跟過生活的欲望也回來了,再也沒有那種心往下沉的感覺。我能用比較客觀的角度看事情,也能規劃未來。回想起來,寵物、至交好友們、藥物合起來讓我恢復正常。我拿回了人生,覺得非常感恩。現在我擔心的是某一天,出於某種原因,憂鬱症又復發,我再也不想要體驗那種感覺。不過至少下一次,我會知道該怎麼做。」
比爾的故事:控制住情緒翹翹板p359
雙極性疾患沒有拖累比爾,他是擁有三十五年愉快工作經歷的都市計劃師。比爾在三十九歲的時候是天之驕子,擔任一項大型都市更新計劃的專案經理,這個工作壓力十足但卻是「夢幻工作」。然後一切驟變,經費被砍,飯碗丟了,輕躁症的活力變成了憂鬱症。」由於藥物與心理治療相當成功,比爾找到新的工作,接下來六年都很順利,這段期間他不需要服用藥物。
但憂鬱症的復發來得很突然,讓比爾的情況更加危險。「我拖著身體去上班,但是「覺得麻木,了無生意,心不在焉,自殺念頭強烈。我住進醫院,接受電擊治療,幸好抗憂鬱劑及時生效,憂鬱感消失了。但接下來我的病情失控,朝另一個方向發展成重度躁狂:我的思緒飛快,規劃了好幾個誇張不切實際的專案,生出種種怪異的念頭。我覺得所有人都在偷窺規我,然後呈報給警察或FBI。
接著我開始做一些怪事,例如買了三十一本關於宇宙及人類史的大部頭專書,根本沒想到這些書太重了,我扛不回家,也太難了,根本不可能去讀。謝天謝地,鋰鹽治療發揮了效果,我很快就恢復平衡。」
後來的十五年,比爾的情況都很穩定,他自己跟妻子還有醫生一致認爲可以試試看停用鋰鹽,因爲為已經很長時間都沒有發作,而且這種藥似乎會讓他的個性變得陰鬱。結果嘗試失敗。「三個月不到,我的輕躁症又發作了,我才領悟自己終身需要服藥,所以我們換了一種情緒穩定劑,十七年來的藥效非常神奇。我認爲自己永遠無法康復,但是藥物能讓我穩定。」
比爾六十五歲的時候退休,不再做都市計劃,他開啓了事業第二春。「現在我是實習心理治療師了,負責十五位患者,大部分的人在我的治療之下情況都不錯。」
蘇珊的故事:控制恐慌症與特定場所畏懼症(Agoraphobia)p360
蘇珊三十五歲,擔任看護,她也做志工、寫作,用她自己的話來説,她也是大學文憑收藏家。蘇珊二十歲時還是個憧憬光明未來的大學生,長袖善舞,交遊廣闊。但是一夕之間,她的生活無緣無故陷入煉獄,恐慌症不斷發作,因爲急著避開任何可能引起恐慌的事物而壓力很大。
「第一次發作得很突然,我打算約朋友去看電影,然後腦中開始出現我會在電影院裡吐,或是在大家面前抓狂這些奇怪的念頭。我沒有辦法呼吸,心臟砰砰跳,頭暈目眩。我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非常害怕自己快要瘋了。」
發作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只要蘇珊想去看場電影、吃晚餐或是參加派對,這種她害怕起來卻沒辦法一逃了之的社交場合都會讓她發作。「漸漸的,我要避開的事物清單越來越長,越來越長,直到我完全足不出戶,除非必要或者有一位朋友陪著,否則絕對不離開我的公寓。我只想一死了之。」
八年中,蘇珊看了二十一位家庭醫師,吃了幾十種藥,做了多到過頭的核磁共振與其他檢查,還是找不到答案。醫師們經常會忽略對恐慌症的診斷,因爲他們不知道恐慌症的生理症狀是由換氣過度造成的,以致做了多餘的檢查,針對各式各樣想得到的疾病進行沒必要的積極治療。
蘇珊走投無路,終於去見了精神科醫師S,一個小時之後她聽到了清楚的答案,了解是什麼造成她的生理症狀,只要緩慢呼吸就可以控制。S醫師告訴蘇珊說她一定會好起來的時候,她的世界重現光明。S醫師說得沒錯,蘇珊藉著治療慢慢減輕恐懼,重拾人生。「現在我會跟朋友出門、逛商場購物、看電影、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一個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我持續進步,每一年都會設下務實的目標。當壓力增加的時候,懼曠症會復發,但是我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所以發作的時間變短,我也知道要如何對抗,停止逃避。我熱愛人生,希望跟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經歷,幫助他們不要像我一樣遭受沒有必要的痛苦。」
保羅與珍奈特:克服創傷後壓力症p362
汽車失控撞上了一棵樹,十五歲的麥可斯當場死亡,這家人在前往瑞士滑雪途中,在一條滑溜的彎道上發生這樁家庭悲劇。因爲麥可斯最會暈車,他坐在沒有防護的前座上。他的父母跟妹妹安妮身受重傷,但是都活了下來,花了幾個月的:(康復保羅與珍奈特從來沒有談過這場意外,可是他們的心靈始終沒有康復。麥可斯的房間保持得像是紀念他死亡的祭壇一樣,維持他往常一貫混亂的特色,一張紙都沒被動過,每雙鞋或棒球帽都亂放,最後一份寫到一半的作業就留在原位。父母不斷思念麥可,但是不敢提起他,也不敢在別人面前哭或透露他們的痛苦,擔心會讓其他人難過我們兩個人進入休眠狀態,雖然過著生活,但是很麻木,像是行屍走肉。我們越來越疏離,責怪自己也責怪對方,我們兩個人不太能照顧安妮,我們的心碎了,腦筋混亂了,能量被掏空了。」
麥可斯的雙親乍看之下很堅強,但是內心很煎熬,夜裡噩夢連連,白天麥可斯無力、傷痕累累的畫面揮之不去。保羅再也不能開車,他害怕再度失控害死人。兩人儘可能避免開車出門,不然就是要提心吊膽。出事一年之後, 車子的喇叭聲、打滑聲或加速聲還是會讓他們嚇一大跳。兩個人渾渾噩噩,吃不下也睡不好,脾氣暴躁,生活有如烏雲罩頂,如履薄冰。
安妮暗自悲傷,時不時會哭泣,但是她精神受創的程度遠遠輕於她的父母,她想念哥哥,很心疼哥哥及爸媽,但是她不記得車禍的經過,情況比較好,能回到學校跟朋友身邊過以前的生活。對保羅跟珍奈特來說:「麥可斯生命中止的時候,我們的也跟著中止了,死的應該是我們,不是他,他還有大好前程,我們沒有什麼活下去的盼望。去滑雪還開不熟的路眞是好蠢好蠢。」
保羅是心臟科醫師,珍奈特是手術房護士。保羅花了四個月的時間讓身心作好回去上班的準備,珍奈特則花了三個月,對兩個人來說,工作是救贖,這是唯一一個讓他們能勉強正常運作的地方。但是治療創傷病例的時候,珍奈特會恐慌發作,以致她只能參與非緊急手術。保羅則是無法治療青少年。
「我們兩個人都不想要精神科的協助,但是都清楚有這個必要。我們的家庭醫師盡力了,但是抗憂鬱劑跟安眠藥沒有效果。精神科醫師說失去麥可斯的痛苦永遠都不會過去,但是我們可以找到走出來的方法,也非這麼做不可,這是我們虧欠安妮、虧欠對麥可斯的回憶、也虧欠彼此的,所以我們要按照治療所要求的做出大犧牲。我們必須要完全正視麥可斯不在的事實,也要分享這種痛苦,再也不要壓抑感情,或是暗自哀悼。也就是說我們要一起回憶麥可斯的種種,最後清空他的房間,接受他的死亡。我們後來領悟我們依然可以坦誠面對麥可斯的回憶,不需要停止時間, 或是假裝他還活著。我們也就是說,要討論,看著嚇人的照片,應該要面對那場意外帶來的恐懼,而不是逃避。再度開車。治療是種折磨人的恐怖經驗,但是的確讓我們找回過去部分的自己跟人生,雖然不是全部。我們從中得到釋放,能夠再度相愛,當安妮的父母。」
痛苦沒有解藥,創傷後壓力症的治療藥物不但藥效不佳,有時候還越幫越忙。人都有屬於自己哀悼跟面對生命重創經歷的方法。對許多人來講,長痛不如短痛。想要接受與抒發,就必須把恐怖的回憶與撕心裂肺的感覺拿出來重新回想並分享。要獲得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力與心靈安寧的方法通常就是面對,而非逃避。我們可以靠著親友的陪伴克服,但是如果把感受藏得太深,那麼找治療師會很有幫助,有時也非常必要。
彼得的故事:戰勝憂鬱與自殺的家族詛咒p365
彼得好像可以對到抗命運,雖然他父系與母系家族都有嚴重的憂鬱症家族史,而且兩邊都有數人自殺,他還是幸福地度過被詛咒的人生,事事傑出。四十六歲時經營一間大公司,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也是教會與社區的中流砥柱。但是發生一次相當微不足道的事業挫折之後,一切快速分崩離析。
「不知道爲什麼,但是我慢慢失去所有的自信心,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確的商業跟家庭決策,我開始反芻過去曾經犯過的錯覺得我讓所有的同事跟家人失望。我開始小題大作,輾轉反覆想著未來失敗的慘況。體重掉了十五磅,又暴躁又害怕。」
彼得的哥哥是醫師,建議他去作完整的健康檢查,並去看精神科醫師。彼得接受健康檢查,但是反對去看精神科醫師。他是個獨立又重視隱私的人,害怕這個造成他家族許多苦難的疾病也會打倒他。他希望可以撐過去,靠自己重振人生跟事業。
健康檢查結果都正常,但是彼得的症狀惡化了。「我講到錢就失去理智,雖然我太太跟會計師不斷讓我看資產負債表上情況良好,我還是深信我會害自己跟公司瀕臨破產。我堅持國稅局會上門稽查,我最後會去坐牢。我開始覺得毫無希望,想要自殺,如果我有那個力氣跟方法,搞不好眞的就一死了之。我深陷痛苦之中,瘋狂的執念揮之不去,我深信自己犯了法,必須被懲罰。我不想要變成家人的負擔,害他們因爲我而蒙羞。這些都是瘋狂的念頭,但是我深信不移。」
家人團結起來,說服彼得去看精神科醫師。醫師聽完他的情況之後,告訴彼得説他沒想錯,診斷的確是憂鬱症,但是他錯在以爲預後並不樂觀。治療或許需要時間,但是只要彼得收起質疑,確實全心投入,心懷希望,那麼治療肯定有效。服用藥物爲第一步,等彼得準備好了,下一步再增加認知治療。自殺這種選擇是想都不用想的,自殺會對家人造成非常沉重的負擔,而且康復的機會如此樂觀,自殺更是沒有道理。
「眞是讓人鬆了一口氣。我跟醫生一見如故。經過這麼多個月,我第一次重新感到有希望。我好不容易才走出憂鬱症,從此再也沒有跌到谷底,而且我學會了最深的恐懼就只是恐懼而已,不是現實。三年過了,沒有復發。會不會再度罹患重度憂鬱症很難講,但是我至少可以早一點對症下藥。」
克麗歐的故事:一心一意對抗治療注意力缺失症p367
「克麗歐還是小女孩的時候好愛講話,大家都開玩笑說她吃了一台收音機。她精力旺盛,常常跌倒弄得青一塊紫一塊,不然就是會撞到牆。上學的時候,她坐在位子上,椅子搖來搖去,也無法跟上老師講課,但還是可以拿到第一名。
克麗歐的爸媽都是黎巴嫩裔的教授,兩人在克麗歐襁褓中就移民到了澳洲。他們對自己的女兒束手無策,於是雇用了一位保母,保母唯一的工作就是管好克麗歐。克麗歐的爸媽也決定不再生小孩了。「我沒有去做診斷,因爲我父母有文化偏見,不能接受精神疾病, 而且我功課很好,學校也沒說什麼。他們連正常的阿拉伯人都沒看過,更別說不正常的阿拉伯人了。」
病情在克麗歐十五歲的時候惡化,她開始出現憂鬱情緒,自我懷疑,害怕失敗,覺得家人疏離,沒有朋友,也有自殺的念頭。「我的父母又一次不承認我有精神疾病,所以我只能獨自面對。在父母過度保護之下,我豪毫無準備,脆弱不堪,無法面對看似非常殘酷的世界。就連看到快樂的人我都會眼眶泛淚,我好想跟他們一樣,想得不得了。」
雖然內心很痛苦,克麗歐還是提早六個月從高中畢業,進入大學就讀,她希望深入認識自己,幫助別人,所以主修了心理學。但是當時她只有十七歲,還沒有準備好。「我再也拿不到A了!每一個科目都難上加難,我這輩子第一次變成拿C的學生,再無聊的事情都會讓我分心,心思不斷從一個念頭跳到另一個。我才一開始做筆記,就發現講師已經換了投影片了,句子斷斷續續,我已經忘了他剛剛說了什麼。一頁書都讀不下去,接著就找不到自己讀到哪裡,因爲我不斷找不到讀到哪一句,只好拿著尺一行行對著。腦袋裡不斷出現其他念頭,我一直起身去做其他事情,然後才想起來我應該要讀書的。不論怎麼努力,就是拿不到以前的成績,我覺得自己是個窩囊廢。」
有人介紹克麗歐去做治療,但是她不喜歡自己的治療師。「診斷不清不楚,也缺乏討論,我沒有辦法接受,也覺得很不舒服。我搞不清楚自己的病到底闖了什麼禍,要治療之前,我必須先知道是什麼病才行。」
克麗歐找了第二意見諮詢,新的治療師解釋了注意力缺失症以及這種疾病對克麗歐生活的影響。「獲得確實的診斷讓我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我覺得終於有人懂我了。我也知道自己不是怪胎,還有其他人跟我一樣,我會惹火其他人也不是我的錯。我的治療師幫助我理解罹患注意力缺失症是什麼意思,介紹我許多處理策略與讀書技巧。他借我看注意力缺失症的相關書籍,介紹我許多有用的網站。我開始自我學習,研究自己的疾病,對自己的症狀更敏銳,更清楚知道要怎麼處理。」
克麗歐病情大爲改善,也從大學畢業了,但是她依然有相當嚴重的專注困難,於是服用立得寧改善。「結果非常驚人,我的注意廣度與集中力大幅成長,我發現自己能夠坐下來打電腦三小時之久。」克麗歐順利取得文憑,成績優異。「十年來,我的實力跟我的課業表現始終有落差,我現在終於覺得自己發揮潛力了。藥物與心理治療雙管齊下的效果非常完美,正確的診斷幫助我面對自己的挫折,負起責任,覺得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克麗歐現在是教育心理學家,幫助其他人發揮自己的潛力。
亨利的故事:與思覺失調症共處p369
亨利是個害羞內向的小孩,長到青少年階段,他徹底變成了一位古怪青少年,滿腦子都是靈異觀、科幻小說跟各種陰謀論。到了十八歲,亨利生出了一種不容質疑的執念,他深信自己可以跟死去祖先的靈魂溝通,祖先會對他說話下達命令,他也可以解碼他們透過網路傳來的特殊訊息。亨利相信自己背負著特殊的使命,要保護美國的白種,血脈繁衍,也要對抗外國勢力或聯合國奪權。享利很害怕,戰戰兢兢,片刻都不放鬆戒心。他的敵人已經控制了許多政府機構,獲得可以監視他舉動的科技,監控他的思想,控制他的行動。
亨利白天睡覺,晚上讀陰謀論文獻,上網作研究。他輟學,跟現實世界漸行漸遠,跟他聽到的那些聲音斷斷續續聯繫著,完全沉溺於幻想之中。亨利的父母跟他的政治傾向大致相同,但是他越來越極端怪異的思想與行爲讓他們覺得不對勁,而他們卻無能爲力。「亨利縮到另一個我們進不去的世界裡。我們試著跟他講話,或是叫他做事的時候,他就勃然大怒,對我們大吼大叫。他拒絕去看醫生,我們眞的很怕他,怕他可能會有暴力傾向,就把家裡的槍處理掉了。」
當亨利的母親覺得他的房間已經造成嚴重的衛生及火災危險而想要打掃時,危機爆發了。亨利認定這是惡意的行爲,他的母親現在已經受敵人指揮了,他粗暴地把她推出房門,用刀威脅她,但接著又感到深深的罪惡感,開始失控大哭,吼著要自殺。
救護車被叫來,亨利被送進精神病院,診斷出思覺失調症,並開始服用抗精神病劑。藥物效果很好,亨利很快就冷靜下來,但是讓他回到現實卻是個相當緩慢的過程,五年了還沒結束。「我還是會幻聽,特別是當我有壓力或是無所事事的時候,但是我通常都可以分辨出這些聲音不是眞的。不再隨時隨地覺得自己被監視控制眞的是大鬆一口氣,不過有時候,想到自己並沒有擔負救國的特殊使命也挺難過的。雖然再也沒有明確的目標挺讓人失望的,但我正努力找其他的事做,設法讓自己忙碌。
亨利跟他的精神科醫師建立了信任關係,治療方式除了藥物,再加上以現實測試及社交技巧訓練爲為重心的每週心理治療。高中畢業後,亨利只有一次短暫住院,他很努力進行治療,也很努力爲自己開拓美好人生。他把自己對科幻小說的長久興趣變成一大優勢,在網路上買賣紀念版小說,在科幻小說大會上交朋友,最近開始跟一位也是科幻迷的女孩交往。
布蘭蒂的故事:擺脫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的雲霄飛車p371
布蘭蒂是一位情緒緊繃、衝動又有自我毀滅傾向的年輕女性,她的人生問題百出,亂七八糟。她可以輕而易舉就找到對象,但是每一次分手都只能以憤怒與受傷告終,同樣的模式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布蘭蒂期望太高,太快陷進去,又害怕被拒絕,於是帶著滿腔憤怒操縱對方,搞到她最害怕的事絕對成眞。「然後當我被甩了之後,我失控了,做了蠢到家的事情。男友跑了,讓我覺得自己陷在黑洞裡,支離破碎,而割傷自己可以讓我冷靜下來,因爲身體的疼痛隨時可以蓋過心痛。」
布蘭蒂的課業、家庭跟社交生活跟她的感情生活差不多,都亂七八糟。她眞的很聰明,但是沒辦法堅持做完手頭上的工作,永遠都讓人失望,也對別人失望。二十五歲的時候, 她總共讀了四所不同的大學,在每一所學校都跟人起衝突,還缺三十個學分不能畢業。除了一位妹妹之外,布蘭蒂跟家人連話都不講,和別人的友誼通常也只維持幾個月,然後就如狂風暴雨般地結束了。心理治療一點用都沒有,許多療程都是一開始很有希望,最後慘淡收場。
後來布蘭蒂的情況跌到了谷底,衝動之下她吞了十顆安眠藥自殺。她被送到醫院住了一晚,轉到辯證行爲治療(Dialectic Behavior Therapy ,簡稱DBT)的專門門診療程「DBT從一開始就給我不一樣的感覺,大家懂我也接受我,同時也期望我改變,更能夠爲自己跟自己的行爲負責。我沒辦法操控或是騙過他們,但是我感覺到他們眞的關心我,也知道如何幫助我來幫助自己。我喜歡我的治療師,我想要跟她一樣。」
布蘭蒂學到了減低自我毀滅傾向的具體作法。她用套在手腕上的橡皮筋彈自己,而不是用小刀割手腕。她練習循序漸進地開始一段關係,降低期待,和平分手。布蘭蒂大學畢業了,現在攻讀諮商碩士。「我的脾氣還是很火爆,也有脆弱的時候,但是我成熟得很快,也覺得自己差不多準備好可以用我的經驗去幫助其他人了。」
亞當的故事:克服強迫症p373
亞當是永久的「尙缺論文」博士候選人,他的研究計劃作了七年,好像永遠沒辦法完成。每一次他的指導教授說論文已經可以交了,他就會執著於自己看來惹眼的瑕疵,始終深信論文需要做很多調整跟修正。他會一整個晚上煎熬焦慮擔心失敗,只有開始大幅修改的時候才會平靜下來,他要加新的素材,刪除與新增章節和參考資料,基本上確保他絕對無法完工,然後把論文交出去給人評估。
「我知道不斷重寫論文很瘋狂,也沒有建設性,但是我覺得被困住了,束手無策。不斷重改很蠢,但是如果不改就會很焦慮。而且不是只有論文而已,每天都要花上一個小時穿衣服。我有一套複雜的儀式,如果其中一個步驟沒做好,就要從頭到尾再做一次,做到完美爲止。日常生活也充滿了各種愚蠢的飲食與睡眠儀式,還有必須花很多時同禱告。」
亞當的儀式從童年就開始了,後來漸漸累積起各種生活的儀式,多到幾乎占據他所有的時間。他始終抗拒治療,擔心儀式一旦被干擾,只會變得更加焦慮。但是他的論文指導教授警告他,再錯過下一次繳交論文的期限,就要把他踢出博士班,亞當終於沒有了退路。
「醫師人很好,他理解我面對的壓力。他說明唯一打敗強迫症的方法就是面對焦慮,而不是靠著儀式解決。拿到博士學位很簡單,但是也很可怕,我只需一頁都不要,把最新一版的論文交出去就好了。他教我處理焦慮的技巧,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我只能豁出去了。那幾週過得好可怕,但是委員會很快就通過了我的博士資格,我畢業了。」
亞當還有許多更爲頑抗的儀式,因爲這些儀式已經深入他的日常生活,破壞力也比較不明顯,但是經過兩年的心理與藥物治療,他的人生終於慢慢恢復正常了。「我還是有一些小儀式,但是不會占掉太多時間,這麼多年來我第一次覺得自己是自由自在的。」
精神疾病如果亂下診斷,將如同災禍肆虐,導致過度治療,帶來恐怖的併發症,粉碎一個人的人生。有些臨床醫師犯了極度惡劣的錯誤,無知又狂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卻又裝得像那麼一回事地輕率處理。這些人常常被流行病熱潮給誤導,愚蠢地應用自己喜歡的小理論,而不是傾聽自己的患者。他們只在患者身上看到(或是想像)疾病,而無視患者的健康,以致診斷過當。訓練不足、資格不夠的人,也經常胡亂診斷而犯錯。精神病診斷是件鄭重的大事,後果嚴重,常常影響終生,所以診斷需要訓練、經驗、時間、同理心,還有,最重要的是謙虛的態度。
精神疾病診斷做得好,等於開啓了成功的療程,足以改變人的一生。診斷正確的關鍵要素並不玄奥:醫生要有正確的訓練、經驗跟人際關係技巧,患者要誠實完整敘述問題,醫生與患者間要建立正面的治療關係,要有足夠的時間探索過去,研判至今的病程發展。如果情況不明朗,就要晚一點才確立診斷,寧可不確定也不要判斷錯誤。每一次診斷應該都要小心慎重,要有確實的證據支持,經過徹底全面的考量之後才能下判斷,有了新的證據時也要能夠順應改變。在正確的診斷出來之前,那些接受治療的人都是惶恐徬徨的,每一個人都覺得無助,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覺得自己遭到天譴,當下很孤單,未來沒有希望。診斷對患者是一種幫助, 讓他們知道前因後果, 找到一群同病相憐的人,鼓勵他們採取行動, 給他們可預期性, 讓他們對未來感到有希望。原本失控的問題突然間好像可以掌控了。正確的診斷(再加上細心理性地讓患者了解診斷這會讓患者如釋重負, 這也是朝著康復方向邁出的第一大步 。不論何種治療,最佳的成功預測指標就是臨床醫生與患者間的關係是否良好。融洽的關係當然不能保證快速復原,彆扭的關係當然也不代表就不能快快康復,但是普遍來講,關係越好,效果就越好,而準確的診斷是確保治療關係牢靠穩固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