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訊息,在美國特朗普政府宣佈自4月9日起對全球多個貿易逆差較大的國家和地區徵收「對等關稅」之前,蘋果公司爲了減輕關稅政策影響,已經自3月底開始從中國大陸和印度向美國緊急空運了大量的iPhone等產品。
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佈對部分國家和地區加徵對等關稅,其中就包括對中國大陸加徵34%、對印度加徵26%的關稅。
由於原本的美國已經對中國加徵了20%關稅,與新增的34%疊加後的對中國加徵的總關稅稅率將達54%。
這一稅率預計將在4月9日生效。
目前中國和印度是蘋果iPhone、iPad、AirPods等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面對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和印度大幅加徵關稅,無疑將會給蘋果公司帶來的巨大成本壓力。
但是,短期內在美國境內生產相關產品並不現實,因此作為短期的應對措施,蘋果已提前從產地出口了大量產品到美國本土進行囤貨。
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高階官員透露,在3月的最後一週,蘋果公司在短短三天內緊急安排了五架滿載iPhone及其他產品的貨機從印度和中國飛往美國,以應對特朗普政府即將出臺的關稅政策。
報道引述訊息人士指出,近期,印度和中國以及其他關鍵地點的工廠一直在向美國運輸產品,以應對更高的關稅影響。這種提前囤貨的方式將使蘋果能夠在短期內維持當前的定價。
訊息人士解釋稱,「以較低關稅到達的儲備產品將暫時保護公司免受新關稅影響,因為未來新運輸貨物將需要支付更高價格」。
蘋果在美國的倉庫已儲備了數月的貨物。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受到美國川普政府施行對等關稅的影響,蘋果一方面股價在過去5天內跌幅達17.5%,市值蒸發約5,000億美元。
但另一方面,蘋果旗下的iPhone出現了搶購潮。根據全美多家蘋果零售店的員工說法,由於顧客擔憂因關稅使得iPhone進一步漲價,部分零售店的銷量超越往年同期。
訊息人士還透露,儘管面臨關稅問題,蘋果目前並無計劃在印度或其他市場提高零售價格。因為,對於蘋果公司來說,「任何為抵消關稅影響而進行的價格上漲,都不能僅限於美國市場,還必須在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關鍵全球地區實施。」
目前,蘋果正在分析不同製造地點的關稅結構對其供應鏈的影響。據瞭解,美國一直是蘋果產品的重要市場,該公司正努力避免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因為這可能會對需求和利潤率產生影響。
據內部人士透露,蘋果可能通過與供應商談判來來降低成本,或者吸收部分上漲成本等方式來維持目前的銷售價格。
TechInsights 研究分析師Wayne Lam分析稱,以最新iPhone 16 Pro來說,256GB版本的費用為1,100美元,蘋果預估內部所有成本約為550美元,加上組裝和測試,每支的成本達到了580美元,即使考慮到蘋果的廣告預算和所有的服務(如iMessage、iCloud等),利潤率很高。
但是考慮到美國最即將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總稅率達到54%,意味著每部iPhone成本上升至850美元。
如果蘋果不提高價格,那利潤就會大幅縮水,但如果將部分組裝過程轉移到美國,製造成本也並不便宜,而且絕對不容易。
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約佔蘋果各類產品總生產能力的80%,其中約90%的iPhone和80%的iPad在中國組裝。
即便蘋果已在泰國、印度、越南等地開展生產,但該公司及其供應商仍會受到最新關稅政策的不利影響。
特別是在本次美國對印度、越南和泰國也分別加徵了26%、46%和36%關稅的情況下。
總體來說,目前蘋果在印度製造的所面臨的關稅稅率相對較低,而這有可能會提到蘋果公司繼續擴大在印度的產能。
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存在28個百分點的巨大稅率差距之下,可能將推動蘋果進一步將中國的產能更多地轉移至印度。
不過,生產轉移的具體情況可能還需取決於美國與各國最終達成的關稅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