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手指還有這樣的玩法 | 語言學午餐

 2017-08-31 08:00:00.0

最近,自閉症、肢體障礙、精神障礙等弱勢群體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逐漸走入了我們的視線。

事實上,這些人一直存在。只不過,他們由於身體或精神原因,很難讓我們聽到他們的聲音。

在所有人里,最難與人溝通的,莫過於同時失去了聽力和視力的人。

我們都知道,通常,語言交流離不開聽覺。失去了聽覺的人,就只能依賴手語、文字來進行交流。

同時失去這兩種感官的世界,既是安靜的,又是黑暗的——聽不到別人說的話,也看不到別人的手語和文字。這樣的人,要如何與外界溝通呢。

...

在無聲、黑暗的世界裡,溝通難以想像的困難

觸摸式手語

人的五種感官里,味覺和嗅覺能傳達的信息很局限,但還剩一種——觸覺,能幫助這樣的聾盲人群體與外界溝通。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一門全新的語言——觸摸式手語(Pro-tactile Sign Language)。這是美國的聾盲人群體近些年才開始正式使用的語言。它的歷史還不到十年。

觸摸式美國手語

上圖裡,是美國加拉德特大學的神經科學家Clifton Langdon(聽障)和他的研究助理Oscar Serna(聽障+視障)在使用觸摸式手語溝通。

觸摸式手語不僅支持雙人對話,還支持多人模式。也就是說,這些同時被隔絕了光和聲音的人,也能夠通過手拉著手,站在一起,互相談話,享受正常人最基本的、交流的快樂。

這樣的對話場景,讓人感覺非常震撼。平時,我們和幾個朋友同時聊天,插句話,給個表情,不停地互動,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哪怕是和一群語言不通的外國人在一起,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互相理解。

然而面對聾盲人,這些舉動都是無力的。和一群看不見也聽不見的人在一起,你很難傳達即時的信息,很難讓他們立刻感知到你的反應。

但是,我們都被聲音和圖像局限了,忘了人類最本真的一種交流方式——觸摸。可觸摸的語言,突然拉近了聾盲人之間的距離,走向了最親密的交流。

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能聽的語言,也有不少能看的語言。但是,這樣生動的、可以觸摸的語言,能讓所有看到它的人感嘆:真美!

聾盲人交流的歷史

事實上,在沒有觸摸式手語之前,聾盲人群體之間極少互相交流。

那時,聾盲人一般有三種溝通方式。第一種是法國盲人教育家布萊葉首創的布萊葉點字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盲文。

...

第二種,是手指語(finger-spelling),即通過手指變換來拼寫字母和單詞。世界上最著名的聾盲人——海倫 · 凱勒——就是通過這樣的語言來溝通。

...

海倫 · 凱勒在用手指語溝通

手指語看起來和觸摸式手語很像。但是,與手語不同,手指語完全建立在字母的拼寫之上,沒有象形、擬聲等構詞法,也沒有時間感和空間感。

比如,大家都知道海倫 · 凱勒的家庭教師為她拼寫「water」的故事。在手指語裡,就要把「w, a, t, e, r」五個字母都拼寫出來。

第三種,則是通過觸摸對方所打的手語,來進行溝通交流。這種方法,可以說是觸摸式手語的前身。現在也正被聾盲群體廣泛使用。

一個人摸著另一個人打手語

這是因為,許多僅僅有一點微弱視力、並且視力還在逐漸減退的聾盲人,都會選擇用手語來進行溝通——他們不希望被人看作是盲人。

當失去視力的時候,他們就通過觸摸,來理解對方的手語。這樣,他們不僅可以和聾盲人交流,還可以和聾人、甚至是會手語的健聽人交流。

摸另一個人打手語,讓聾盲人能夠和會手語的人交流

然而,我們知道,手語是建立在視覺之上的語言,有大量象形的詞彙。此外,由於大部分聾人並未失去發聲能力,很多手語詞還借用了正常說話的發音。擁有視覺的聾人,可以通過口型、震動等信息理解和記憶這些手語詞彙。

因此,手語並不完全適合失去視覺的聾人。

...

如果你看不見也聽不見,你會想要怎麼交流?

人類語言學家Terra Edwards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博期間,做過長達五年的關於西雅圖聾盲人的研究。她說,儘管有一些專供聾盲人使用的交流資源——比如聾盲人打字系統等等——許多聾盲人仍然需要依靠翻譯來交流。

這些翻譯都需要提前預定。所以聾盲人臨時起意想聊個天,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樣的情況在2007年左右發生了改變。當時,由於資金和後勤短缺,僱傭翻譯變得越來越難。但是這些聾盲人又迫切需要交流,因此他們逐漸開始使用這種觸摸式手語。


觸摸式手語,才是一門真正屬於聾盲人自己的語言。

觸摸式手語與手語的不同之處

觸摸式手語手語裡借用了很多詞彙。同時,它將視覺信息轉化為觸覺信息,充分調動對話雙方的肢體,來完成交流。

比如,下面是一句話「I cut down a tree」在美國手語和美國觸摸式手語裡的對比:

美國手語:I cut down a tree.

觸摸式美國手語:I cut down a tree.

從這個對比,我們可以看到觸摸式手語和手語的不同之處。手語裡,人們用自己的手打出句子,讓對方看;而在觸摸式手語裡,我們用對方的手和身體,來打出想說的句子。

這樣做的好處是,在雙方沒有視覺和聽覺的情況下,充分調用對方的感官來傳遞信息。比如,要比劃一種空間感,你可以直接拿著對方的手來描述,讓他親身體驗你的意思。

拿著對方的手「說話」

在多人對話里,觸摸式手語有許多自己的互動方式。比如,一個人在另一個人手臂上輕輕拍動,就代表點頭的意思。

拍手臂代表點頭

在美國,現在大約有4.5-5萬聾盲人。在中國,這個數據尚未看到統計。但截至2010年末,中國的聽障和視障人數一共有3317萬人;多重障礙則有1386萬人。可以想見,與美國相比,中國聾盲人的數量只會更多。

然而,對於他們的生活現狀,我們一無所知;尋找關於他們的數據統計,也一無所獲。很可能就是因為他們與外界交流非常困難。

美國已經逐漸發展起來的觸摸式手語,是一門有機、自然的語言。就像從億萬年前走來的人類一樣,因為最基本的溝通需求,開始說話。

這門可觸摸語言,脫離了聽覺和視覺的限制,也讓我們知道,無論是誰,都有交流的渴望、權利和能力。這對全世界的聾盲群體,都是一種好的信號。如果能推廣這種觸摸式手語,也許能讓這些身體有障礙的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坐在一起開心地、手拉手地聊聊天。

參考文獻:

Protactile ASL: https://qz.com/758851/deafblind-americans-developed-a-language-that-doesnt-involve-sight-or-s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