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哪家平臺聽歌?
QQ、酷狗還是網易雲,或者 Apple Music、 Spotify ?
大家答案也許有很多,每個人也能說出各自的理由。
但不是我說啊,你答案再酷炫,它大概率還是侷限在這些流媒體音樂平臺。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此時此刻,國內正有一波人聽歌壓根不按常規套路,因為他們選擇——千千靜聽。
看到這,大家可能表示不理解:千千靜聽?哥們上次用它,還是在家裏那臺 Windows XP 電腦上聽著《 香水有毒 》,這玩意現在能用嗎?
別急,只要你想,就是 Windows 925 你也能用。事情是這樣的。
前幾天我刷到一條推文,說有人復刻了千千靜聽每個版本的官網,還有各種音效外掛打包下載。
點開連結後,就能看到作者把 3.8.2 版本到 7.0.4 版本的官網,都復刻出來了。
比如點選 4.6 版本就會彈出這個頁面。網頁上掛著千千靜聽的截圖,特性裡寫著那些早已不能算優勢的功能介紹,友鏈裡還貼著世界之窗瀏覽器,華軍軟體園的網址。
當然,這位作者的貢獻遠不止於此。
我發現他居然收集了每個版本所對應的安裝包、解碼器、第三方圖示、面板、工具等等。
可以說,甭管你愛哪個版本的千千靜聽,喜歡哪款面板,在這網站都能下到,包你滿意。
不過由於安全性未知,我下了一個 5.0.1 版本放在 Win11 虛擬機器裡試了一下。
或許這是某個大佬修復過的版本,總之 05 年的千千靜聽居然在 25 年的 Win11 裡跑起來了。
此時只要放首老歌,再換個背景,有那麼一瞬間,我感覺自己回到了 2006 年。
那是我顏值超過吳彥祖的一年。注意,這是來自 2025 年 2 月的截圖 ▼
當然,咱普通使用者想在 2025 年用上千千靜聽,其實並非這麼簡單。
如果沒有這個網站,你可能要自己去搜資源,自行判斷安全性。
安裝時,還要時刻注意一些來自贊助商提供的 「 免費工具 」 。這種情況,在千千靜聽被收購後的版本里會更常見。
此外,你可能還會遇到軟體適配問題。像我第一次點開時,也遇到了不斷彈窗的情況;因為歌詞伺服器早已停止,歌曲也無法搜尋歌詞,只能自己下歌詞或者修改歌詞伺服器。
看到這,你可能會想:既然這麼折騰,真會有人用嗎?
是 Apple Music 音質不行了,還是網易雲音樂的推薦不準了,或者 Spotify 的曲庫不全了?
其實只要在網際網路上搜一下,你就會發現用千千靜聽的人,大有人在。
有網友說自己電腦換了好幾臺,但千千靜聽從未離開過;有人說十幾年來一直用千千靜聽,而且只用經典的 orange 面板。
在一家淘寶店,售價 2 元的千千靜聽安裝包,早已賣出 400 多份。
在技術論壇,還會有開發大佬願意為千千靜聽編寫一個歌詞伺服器外掛,以便正常顯示歌詞。
千千靜聽的百度貼吧,更是成為愛好者抱團取暖的地方。
今天你分享一個 Windows11 完美版本,明兒我分享一個風格搭配的面板。
遇到無法顯示歌詞,無法播放 FLAC 這些問題,也有人積極分享解決辦法。
其實文章寫到這裏,我也大概明白為啥還有這麼多人在用千千靜聽了。
原因有兩點,我大概分析下。
首先,千千靜聽能讓你聽歌。注意,我指的是 「 純粹地聽歌 」 。
在當下,純粹聽歌有多難?我相信很多差友,早就看夠了音樂 App 裡那些騙讚的傷感評論,也壓根不想從音樂 App 那借錢,看直播,刷視訊。
拜託,哥們是來聽歌的。
但如果換成千千靜聽呢?頁面簡潔,支援格式多,基礎功能該有的都有。
沒廣告沒彈窗,也不會給你推薦什麼歌單,更不會展示最近好友在聽的歌曲。聽歌就是聽歌。
覺得 UI 不好看?幾百款第三方面板隨你挑。
格式解碼有問題?網上隨便一搜,肯定有技術大佬解決過了。
不光如此,用本地播放器就意味著你還可以隨便聽最高音質的音樂,也不必擔心歌單裡的某首歌在哪天突然下架變灰,更不用因為 App 的大更新,整個頁面和操作邏輯大改,再無奈地噴產品經理。
你的聽歌節奏,永遠不會被那些莫名其妙、操蛋的設計打斷。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千千靜聽所承載的,早就不是一個播放器的價值了。
在千千靜聽出現之前, Windows 上最火的音樂播放器是 Winamp 。
它上限很高,但操作門檻也高。要想效果好,就要裝很多外掛,同時還會佔用大量記憶體資源。
後來市面上出現了一個佔用資源稍低的 foobar2000 ,但它需要安裝外掛才能顯示歌詞。對於 2000 年初的國人來說,大夥兒接觸電腦沒幾年,這個難度有點大了。
當時有一個叫鄭南嶺的 IT 工程師,在用 Winamp 時就覺得這類工具可以更符合自己的使用習慣。於是他就在業餘時間開發了一款音訊播放器,叫 「MP3 隨身聽 」 。
因為很喜歡《 千千闕歌 》,後來就將其改名為 「 千千靜聽 」 。
這也是為什麼你看到的千千靜聽截圖裏,總是正在播放:陳慧嫻—千千闕歌。
在那個聽歌盛行用 MP3 的年代,千千靜聽一出來,馬上就火了。
因為它免費沒有廣告、支援中文、能搜尋歌詞、支援多種格式,同時它還採用了虛擬記憶體技術,能把大部分執行資料暫存在硬碟上,佔用極少資源。
可以說,千千靜聽在體驗和門檻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成功吸引了大家。
那會盜版 Windows 光碟裡都自帶了千千靜聽,巔峰期的千千靜聽裝機率一度超過了 70% 。
不光是產品實力過硬,大家對鄭南嶺的評價也非常高。
網際網路上關於他的資訊並不多,我們嘗試聯絡了鄭南嶺大哥,但暫未收到答覆。
根據網上零散的資料,我們可以大概講講。
據說鄭南嶺大哥小時候家裏非常貧困,讀大學的錢是他人贊助的。從同濟大學畢業進單位後,利用業餘時間開發了千千靜聽,並一直堅持免費。
千千靜聽前期過得很艱難,靠著多家音樂、歌詞網站贊助,才勉強支撐下來。
對於鄭南嶺大哥,很多網友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有人說鄭南嶺大哥幾乎不看用戶數據,完全是跟客戶聊天對話,來了解需求。
還有人分享了自己和鄭南嶺對話的經歷。鄭南嶺給他介紹了幾個 Windows API 函式來幫他正確讀取檔案圖示,解決了收藏夾圖示不能顯示自定義圖示的問題。
在那會有不少年輕人把鄭南嶺大哥當成自己的榜樣,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在 Windows 上寫出一個永久免費、沒有廣告的軟體。
不過千千靜聽後來的故事,就沒那麼順利了。
隨著網速的提升,線上聽歌的方式逐漸成為主流。但千千團隊沒有抓住風口,導致市場份額下降。
在 2005 年打擊網路侵權盜版的 「 劍網行動 」 後,千千靜聽因為版權數量不足,失去大量使用者,接著又因資金問題無法購買版權而陷入死迴圈。
最終在 2006 年,千千靜聽被百度收購。按照協議,鄭南嶺在百度待了兩三年,把程式碼過渡過去後,就去國外休息了兩年。
2013 年千千靜聽正式更名為 「 百度音樂 」 ,自此它徹底成爲了一代人的記憶。
寫到這裏,我在想,假如說千千靜聽能活下來,會不會還是當初的樣子呢?
很難吧?因為音樂平臺要想發展,就要買歌曲的版權,就一定需要大量資金支援,這些光靠贊助肯定不夠。
那平臺肯定要想辦法,去開設各種 「 多餘 」 板塊,儘可能吸引更多使用者,也儘可能多地展示廣告。
即便千千靜聽不這麼做,在陷入運營困境後被大廠投資也註定是類似的下場。
不賺錢的東西,大廠留著你做慈善嗎?真到那會,千千靜聽的口碑或許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了。
所以某種程度上,在 2025 年的今天,千千靜聽以這種形式存在於我們這些老一代網民的電腦中,或許正是它最好的歸宿。
即便現在用它聽歌,並非那麼方便。但它卻永遠保持著最純粹的模樣,陪伴在愛好者的身邊,照亮他們生活中的一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