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叫蟻獅的小動物,竟然懂得數學,熟練掌握圓錐體!

 2017-07-20 09:26:53.0

這是什麼小動物?眼熟嗎?

蟻獅

是脈翅目蟻蛉科蟻獅屬下的動物。

蟻獅是幼蟲,等它長大後,變成成蟲後就有了新的名字:蟻蛉!

蟻蛉屬於脈翅目昆蟲,它們觸角短小,翅膀透明,能夠在空中飄逸地飛翔。

之所以把蟻蛉稱為「地仙」,主要說的還是它們的幼蟲。蟻蛉的幼蟲名為「蟻獅」,長年居於地下;蟻獅們在地面上修建出一隻只漏斗形的陷阱,等待獵物送上門來。從醜陋兇殘的蟻獅,到輕盈纖悉的蟻蛉,這一蛻變,令蟻蛉身上帶了修成正果、白日飛升的仙骨。

蟻蛉觸角短,等於頭部與胸部長度之和,末端膨大。形態與豆娘很相似,翅狹長,翅痣不明顯,有長形的痣下翅室。

蟻蛉科是脈翅目中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科,世界也記錄蟻蛉350屬約2000種。

前些日子,卡爾科學實驗室里飛進了一隻「小蜻蜓」,其實它的名字是「蟻蛉」,雖然看起來有點相似。

蟻獅與蟻蛉皆為肉食性,以其它昆蟲為食。

蟻獅生活於乾燥的地表下,在沙質土中造成漏斗狀陷阱以用來誘捕獵物。

蟻獅

俗稱「土牛」「倒刺」「沙猴」「沙牛」「金沙牛」「沙雞」「老籠子」「沙王八」「地牯牛」「縮縮」或「老倒」等等!

這些名稱,多是由蟻獅的習性、行為而來。

蟻獅用大顎一粒一粒夾起沙土、碎石,向上甩出,直到沙坑慢慢增大,形成適宜的漏斗形狀。

螞蟻等獵物掉入陷阱時,碰落的細小沙粒,會引起藏在地下的蟻獅的警覺,有時它們會用大鄂揚沙,「協助」獵物順利掉入陷阱底部。就像很多肉食動物一樣,碰上獵物,蟻獅暴飲暴食,顯現兇殘的本性,但畢竟「守井待食」的捕食方式受到很多限制,坐等獵物上門,使得蟻獅們經常餓肚子——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蟻獅的耐飢餓能力驚人,即使4個月不進食,依然能夠繼續生存。

圓錐體:是三維幾何體的一種,是平面上一個以及它的所有切線和平面外的一個定點確定的平面圍成的形體。

蟻獅的陷阱挖的那麼好,想必它精通數學,更能算出挖洞的土石方?

我把圓錐體的洞倒過來,大家說它還會計算土石方嗎?

同學們,如果它不會,你來幫幫它吧!

如需深度互動,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卡爾科學實驗室!或者關注一點號!

分享是美德!

歡迎轉發分享給家有學童的親朋好友!

讓更多的孩子愛上科學、和科學做朋友!Thanks...

文章來源:卡爾科學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