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城市全面自動化後,公共事務還需要人類幹預嗎?

 2016-09-23 14:41:00.0

腦洞大開:城市全面自動化後,公共事務還需要人類干預嗎?

在舊時的倫敦,持燈人是個相當重要的工作,每當夜幕降臨,他們就拿着瓦斯燈穿街走巷的爲倫敦人羣散街上的黑暗,一直到忙碌到拂曉前。同時,這也是個受人尊敬的工作,通常都是父子相傳。不過,當英國的工程師們將 1500 個瓦斯燈插遍皇家公園、威斯敏斯特教堂和科芬園後,這份曾經顯赫一時的工作慢慢成爲了歷史。現在,自動計時器和電力則又替代了瓦斯燈成爲城市夜晚的新主宰。

持燈人只是城市進化過程中的簡短一頁,接替他地位的是每個城市都會遇到的新銳力量——技術變革。科學發展和新技術的出現能大幅提升公共服務和城市生活的質量,在消滅舊工作崗位的同時創造更多新的崗位。不過,下一波城市自動化的浪潮勢頭會前所未有的大,而且已經拉開了大幕,因此如何解決人與機器之間的關係就成了新的課題。

世界在下沉,自動化在狂歡。

智能城市會「摧毀」大多數工作崗位嗎?

「智能城市」爲我們描繪了一個誘人的前景:在未來的城市中,所有事物都會運行的如 iPhone 一般順暢。想找個車位,應用就會馬上告知你可用的位置,而且它還會貼心的提醒你停車時間是否到期。同時,傳感器將成爲城市的眼睛,它們將附着在街燈、路邊和建築上,環視着車位、交通和空氣污染狀況,甚至犯罪。

此外,所謂的智能垃圾桶也會成爲城市環境的守護神,快要裝滿時它們會自動通知垃圾運輸車,降低了此類車輛滿街空跑帶來的效率浪費。最近,沃爾沃還聯合瑞典與美國的大學開發了垃圾收集機器人,它可以將垃圾筒中的垃圾集中送到垃圾車上。未來,如果自動駕駛技術逐漸走向成熟,環衛工人這一工作可能也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腦洞大開:城市全面自動化後,公共事務還需要人類干預嗎?

不過,數字格林威治計劃(智能城市項目)的主管 Trevor Dorling 卻對某些公司妄圖利用自動化來裁員持懷疑態度。「我認爲那並不是智能城市概念的出發點,」他說道,「智能城市的目標是通過技術來提升服務,並通過提高效率來減少公共資金的浪費。」

「格林威治的人口正在快速增長,」 Dorling 補充道。「這給當地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如果繼續使用傳統解決方案,政府的公共資金根本無力支撐。如果引入自動駕駛公交車,就能大幅提高空氣質量與車輛效率。」

生活方式的改變

與新技術一同出現的必然是某些傳統市政工作的消亡。在倫敦,如果自動駕駛公交全面上路,就會搶走現在 2.25 萬名公交司機的飯碗。可能你會覺得這種情況還是鏡花水月,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法國小城裏昂已經推出了全新的自動駕駛迷你小巴服務,這些看起來科幻十足的概念其實已經開始入侵我們的生活了。

除了會替代售票員和公交司機,自動駕駛公交還會改變我們早已習慣了的城市交互模式。「如果行人和騎自行車的看到原本屬於司機的座位空空如也,他們是否會覺得害怕?在過馬路時又如何去判斷這些機器人的意圖呢?」 Amey 公司(英國最大的工程和基礎設施服務公司)智能數據與技術部門 IT 主管 Rick Robinson 發問道。「這些雖然都是很基礎的問題,但它們卻會對城市環境的生命力產生巨大影響。」

腦洞大開:城市全面自動化後,公共事務還需要人類干預嗎?

2014 年 10 月,倫敦交通局還大手筆的規劃了 250 列「無人駕駛」地鐵,按照計劃這些列車將於 2022 年投入使用。倫敦交通局希望通過這一規劃實現更快、更穩定和頻次更高的地鐵服務,同時減輕一些熱點線路的乘車壓力。

起初,這些列車還會配備人類駕駛員,但從長遠來看,電腦將成爲地鐵列車的車長。眼下,許多線路已經開始使用自動列車運行系統,而人類駕駛員緊急情況下才需要介入。不過,電腦不是萬能的,去年該系統就出現了 756 個錯誤。而地鐵司機公會的 Aslef 則警告稱電腦對地鐵系統的掌控將引起工人的「全面對抗」。

Future Cities Catapult 公司的創新和技術主管 Jarmo Eskelinen 表示,未來的交通網絡在應對緊急情況時會更加迅速。「現在,我們還在依靠人力做出反應,未來實現全自動後,電腦的反應可以說是實時的,因而也更加安全。」

那麼城市是否也會進化到自動修復這一階段呢?現在,利茲大學就在負責研發一組工程機器人,它們可以自動解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出現的問題。該系統可利用無人機換燈泡,通過機器人修補路上的坑洞和地下管網的滲漏。負責該項目的 Phil Purnell 教授稱這些機器人是城市的「白血球」,在肌體需要大修前就能找到問題並進行修補。

Phil Purnell 教授表示,讓現有的修路工人失業可不是他們的目標。「我們需要的機器人可不是高級工匠,它們只需要傻傻的做好分派的任務就好,至於更高級的創造性事物,留給人類來解決就好。」

我,還是機器人?

腦洞大開:城市全面自動化後,公共事務還需要人類干預嗎?

恩菲爾德議會現在僱傭了名爲 Amelia 的「智能助手」,這位機器美女可以分析自然語言,理解上下文的意思,解決問題甚至感受人的情感。現在, Amelia 在服務窗口任職,它能幫當地居民完成信息登記和表格填寫等工作,有時還能在議會內部當一把文員。同時, Amelia 還是位超級勞模,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在網站上與它對話。如果遇到了無法回答的問題,它就會自動轉接給自己的人類同事並對通話全程進行學習,這樣一來它就能在未來解決類似的問題了。

Amelia 們今年年末就將全面上崗,與僱傭人類相比,它能省下議會60%的資金,在英國政府財政緊縮的當下是一劑良藥。不過,議會也很人性化,它們並不會解僱上了年紀的老員工們。

新加坡政府也有類似計劃,它們準備攜手微軟在多個領域推出智能聊天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回答問題並協助市民完成一些基本的任務。 Robinson 認爲,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在公共服務領域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此前,我們高看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價值,畢竟人們的生活經驗不同,在交談中很容易產生隔閡,而現下機器人則不存在這一問題。」

不過,如果機器人佔據了大量所謂的簡單工作,到底有多少人能勝任剩下的「老司機」崗位就需要我們仔細考慮了。 2013 年的就業白皮書就認爲,未來 20 年內美國 47% 的職位都處於高危狀態,它們很有可能被機器人替代。在另一份德勤的報告中,我們則發現, 29% 的管理和服務崗位、 72% 的運輸和倉儲崗位,都會被自動化大潮逼入死角。

不過也有人持較爲積極的態度, Robinson 表示:「隨着技術的發展,某些任務全面倒向自動化不可避免,但‘任務’不同於‘工作’,機器人在工作崗位上並不一定比人類出色。」

在許多方面,只有達到最佳的人機合作才能高效的完成任務,在公共服務領域這一真理同樣使用。因此,擺在政府面前的最重要問題不是通過技術讓誰失業,而是如何通過人與自動系統的結合來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質。否則,一刀切式的發展模式必然會導致許多社會問題的出現。

via guardian 頭圖 via dreamstime

推薦閱讀: 

爲馬路安全操碎了心,沃爾沃讓巴士自動檢測行人

滴滴張博:理想的滴滴是一個城市出行的大腦 | 2016 TGPC

腦洞大開:城市全面自動化後,公共事務還需要人類干預嗎?

文章來源: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