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國炮兵第一人鄒作華將軍的炮兵殺手:聲光測

 2017-06-13 08:50:28.0

國軍野戰炮兵擴建的癥結,追根究底還是在一個「錢」字作怪。如果,蔣介石能一口氣拿出6750 萬元,就是克魯伯與萊茵金屬的鑽石級VIP 客戶,建立15 個炮兵團所需的540 門各式火炮肯定能以不可思議的速度交貨。中國軍隊的火炮數量能翻一倍,15 個新炮兵團可以立即成軍,抗戰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當然這是夢話。所以,在抗戰爆發之時,野戰炮兵只能靠現有的400 多門炮來打仗。然而,打仗不單是物質問題。兵在精不在多,一支訓練有素的炮兵能夠以寡擊眾。但是,日軍炮兵也不是傻子,要在抗日戰場以寡敵眾,炮兵得要有秘密武器。炮兵究竟能靠什麼秘密武器以寡敵眾呢?這正是鄒作華將軍在抗戰前夕日夜苦思的問題……

鄒作華將軍擔任炮兵學校教育長時留影

  • 鄒作華(1894-1973),吉林永吉人,東北軍出身,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保定軍校第五期炮兵科,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十二期炮兵科畢業。國民黨炮兵權威,擅長炮兵部隊訓練、編裝與作戰指揮。1934年5月,鄒作華任陸軍炮兵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炮兵學院前身)校長,教育長,同時兼任炮兵總監。1937年8月,參加兩次淞滬戰役,任全國炮兵總指揮,負責指揮全部參戰炮兵部隊。1939年7月,奉命任軍事委員會炮兵總指揮。

在1937 年的德式新炮兵已經練成測地的本領,成為一支能以三角交會法打仗的勁旅,戰鬥技能堪與日軍相提並論。但是,鄒教育長並不滿足,他不止要練出一支能與日軍炮兵齊頭並進的炮兵,更要練出一支能全面壓倒敵人的全勝炮兵!於是教育長望著「射、測、觀、通、炮」五個大字,陷入沉思……

鄒教育長也許讀過《訓練操法詳晰圖說》,他猛然想起遙遠的直接射擊年代炮兵耳熟能詳的炮戰本質:炮戰首先是炮兵之間的決鬥!

:敵之何隊亟宜擊毀無遺?

:炮隊。因炮擊最遠最猛,我不傷彼,彼必傷我,勢不兩立,故宜擊毀無遺。

中國炮兵的致勝之策,是優先擊毀日軍的炮兵。只要能消滅日軍的炮兵,中國炮兵毫無忌憚地消滅任何想打的日軍目標。所以,炮戰的致勝之道,就是建立炮兵殺手,在炮戰的第一時間優先消滅日軍炮兵,這就是中國炮兵能主宰戰場的決勝武器!

《最新德式炮兵講授錄》中的「野炮兵第一團觀測班基礎測地設定基準點要圖」。

怎樣才能迅速消滅日軍的炮兵呢?答案便是偵測營

炮兵偵測營包括三個基本連隊:測量連、聲測連與光測連。測量連的任務是進行基礎測地,把偵測功夫的基礎扎穩。而聲測連與光測連,就是偵測營在扎穩基礎之後,向日軍炮兵揮出的拳頭,這個即准又狠且強勁的拳頭叫作「聲光測」(Flash Spotting and SoundRanging)。光測連觀察敵方炮兵的火光或煙霧,鎖定敵炮兵方位。聲測連按照火炮射擊與炮彈落地的時間推斷方向與距離。所以,聲光測是炮兵中專職的炮兵殺手。

然而,炮兵殺手是非常昂貴的。聲測與光測都必須編成建制巨大的連隊,才能發揮炮兵殺手的效用。因為,炮兵殺手的任務是兩軍炮兵之間的決鬥。所以,聲光測求取的射擊諸元必須完全精確,使參加決鬥的火炮能不做試射,直接以最精確突然的急襲效力射一炮秒殺!若是射擊諸元有誤,一炮打偏,就換成日軍來秒殺泄露蹤跡的中國軍隊火炮陣地了。所以,聲光測的射擊諸元不容有誤。

聲測與光測的實地操作,其實都是平面三角測量的數學題。若想三角測量的結果精確無誤,基點自然越多越好。兩個觀測所一條基線畫三角形求出的三角點可能有誤,但用六個觀測所三條基線畫出三個三角形,總能算中一個吧!所以,聲測與光測都要編製成連,才能確保測量結果的完全精確。當然,要畫出三條基線,負責基礎測地的測量員也要將編制擴大成連。打起仗來擺出一排觀測所,日軍炮兵除非不開炮,一旦開炮,他們的炮兵陣地肯定是無處遁形了!

德國軍事顧問早在1932 年就在炮校大力提倡聲光測,炮校也按照德國顧問的要求買進一批設備,但是周斌校長卻毫無興致。但是,鄒作華在走馬上任時,卻馬上看出炮兵殺手的無限潛力。於是,他大手筆地成立了營級規模的炮校偵測隊,以德國炮兵學校畢業回國的徐尚章上校出任隊長,迅速編成光測連、聲測連、測量連、氣象台與製圖排齊全的完整偵測營。

然而,偵測營是很貴的,測量連的最佳裝備是十分昂貴的「蔡司」經緯儀,但這個問題是可以克服的,用鋼捲尺慢慢測量基線也可完成。光測連要觀察敵方炮口火光,視界寬闊的炮隊鏡是不二之選,可「蔡司」炮隊鏡一具也要兩千大洋,三連九個光測排,要編成光測連非兩萬大洋不行。而光測連還算是便宜的,因為,聲測連的聽音機那可是個天價的玩意兒。人耳的聽覺有誤差,有角度限制。所以,聽炮聲要使用更昂貴的聽音機。

聽音機。聲光測是鄒作華將軍苦思冥想而得的炮戰致勝武器,聽音機則是聲光測的關鍵裝備。

專業的聽音機是為了高射炮打飛機開發的,非常精確,可以判定音源角度與距離。聽音機的唯一缺點是氣象條件會造成誤差。所以,要聲測連還要有氣象台,將戰鬥時的風速與濕度考慮在射擊諸元之中。於是,聲測便成為偵測營中最複雜而昂貴的投資了。

鄒教育長是不怕花錢的!他在1935 年盛夏迷上了聲測。於是,找法肯豪森總顧問介紹人才。法肯豪森介紹了德軍現役上尉范炳克,鄒作華毫不遲疑,專門提交報告呈請雇用范炳克擔任聲測顧問。②兩個月之後,鄒教育長斥資購買聲測連使用的「計算器」,並附帶採購指揮車一輛。這個「計算器」應該就是聽音機。

鄒教育長本人是留日士官生,日文流利,經常閱讀日方最新的炮兵學術著作。他發現日軍雖然測地功力深厚,但是聲光測本領還在起步階段。所以,鄒作華對聲光測非常熱心。鄒作華只雇用范炳克上尉一年,顯然他的聲測教練試驗是以一年為期的。在一年半的學習後,鄒教育長豁然開朗,聲光測就是他夢寐以求的秘密武器。即使中國炮兵還在用「大正六年」式山炮,但只要掌握聲光測,「大正六年」式山炮就能夠在中日炮兵決戰中全勝秒殺日本炮兵,造成炮戰中壓倒性的優勢!

《最新德式炮兵講授錄》中的經緯儀手繪圖。經緯儀為測地利器。在德國顧問的精心操勞之下,炮兵已經掌握測地技能,熟悉經緯儀與鋼捲尺,不再是長城抗戰時沒有測量員編制的吳下阿蒙。

1937 年3 月28 日,鄒作華向蔣介石提出長篇報告,力陳建立偵測隊的重要性。鄒作華指出,建立偵測部隊是炮兵的全勝之策,「敵方於偵測學術,尚未達於完善之域。今吾國採擇先進強國之新銳,積極建設訓練,最短期內,必能迎頭超過之。」

日軍《觀測通信學生生地測地及標定演習記事》中的「基準點及方向基線配置計劃要圖」。勤於野訓的炮兵軍官最重要的野外課程,就是設定基準點精測基線進行三角交會的測地技術。由當時中日兩軍留下來的教材判斷,雙方的測地實力已經不相上下。要壓倒日寇,中國炮兵必須有致勝的武器。

本文摘自《鋼鐵抗戰:中國野戰炮兵史 1900-1937》

本書通過大量歷史資料以及人物回憶錄,精準地還原了在抗戰全面爆發前,中國建立准現代化野戰炮兵所經歷的艱難歷程。拋開惟裝備論迷思,從不同角度分析中國炮兵裝備的變遷。

文章來源:戰爭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