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寶宏:區塊鏈項目平均壽命1.22年,只有8%還在維護

 2018-05-29 17:20:34.0

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戰略合作區塊鏈媒體「Odaily星球日報」(公衆號ID:o-daily,APP下載

何寶宏:區塊鏈項目平均壽命1.22年,只有8%還在維護

近日,在貴陽舉行的2018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之國際金融科技產業高峯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在做報告分享時提到,目前全球有8萬多個區塊鏈項目,但只有8%的項目有人在維護,平均壽命爲1.22年。

自2008年區塊鏈發明以來,全球已有8萬個區塊鏈項目啓動。

德勤在去年11月發佈的報告《區塊鏈技術變革:來自GitHub平臺的見解》中提到:2016和2017年兩年,GitHub上創建了超過50,000個與區塊鏈相關的項目;相比之下,2015年創建的項目不到15,000個。

何寶宏表示,「項目出現的速度很快,但也很快就死了。」

此前,德勤報告也表明:在 GitHub 上區塊鏈項目的現實情況是,多數項目被放棄或者沒有達到較大的規模。單純依靠開源社區的區塊鏈項目在未找到合適的土壤盲目落地,很容易陷入死亡的命運。報告認爲區塊鏈項目失敗的原因可以主要歸結爲以下三點

  1. 個人用戶開發的項目往往壽命更短,且是獨立開發的區塊鏈技術應用,而非創建多個應用的基礎庫。作爲個人用戶,他們更傾向於修改、開發、設計原型,而這些設計通常不會獲得很高關注度。

  2. 項目貢獻的集中程度。死亡率高的項目大多是一個開發者包攬幾乎所有內容產出的項目。而基本上,一個項目也只有一個開發者,所以他對這個項目的注意力往往會被分散或者打斷。另一方面,多數存活下來的項目往往會有多個開發者,其中一名爲主要推動者。基本上,多數組織項目的推動是以這種方式進行的。

  3. 有着高複製量的項目也往往可以存活下來,而複製量少或基本沒有複製的項目容易死亡。此外,項目的複製版本如果沒有新的開發者介入的話同樣也會死亡。

何寶宏分享時提到,「在這種情況下,全球各地的政府正在加快努力建立統一的標準,以幫助區塊鏈項目實現實際應用。「

據報道,我國已着手建立區塊鏈技術國家標準,以頂層設計推動區塊鏈標準體系建設,預計最快將於2019年底完成;荷蘭已將區塊鏈正式寫入國家議程,該議程將爲這項技術提供數百萬歐元的科學研究資金;澳大利亞政府已從其聯邦預算撥款70萬澳元(約合520,000美元)給其數字化轉型機構,以研究政府服務中的區塊鏈應用。

目前,國內官方機構仍然積極參與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研究。5月17日,中國工業和信息部還頒佈了針對26種加密貨幣資產所做的官方評級。從何寶宏的言論可以看出,他對中國官方在區塊鏈項目上的態度還是比較樂觀的。他提到「我們已經在中國建立了可驗證的區塊鏈項目,近200傢俬營企業表示有興趣加入」,並認爲「這將有助於區塊鏈技術和行業變得更加透明和開放。」

何寶宏:區塊鏈項目平均壽命1.22年,只有8%還在維護(我是Odaily星球日報記者木欣欣,探索真實區塊鏈,爆料、交流請加微信wsuixin12,煩請備註姓名、單位、職務和事由。)

文章來源: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