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治療小兒痙攣型腦癱的臨床實踐中我們觀察到,主要針對拮抗肌群的穴位點壓及用較大力度按摩或用肌興奮儀進行電刺激,緩解痙攣、糾正異常姿勢、促進正常運動功能的建立效果更好。我們對痙攣型腦癱,已顯示出某組肌肉痙攣的,在功能訓練基礎上,儘早用點穴、按摩或肌興奮治療儀刺激拮抗肌。如手握拳發緊時點壓手三里穴、叩擊手背伸肌肌腱、用較大力度按揉或用肌興奮儀刺激前臂伸肌;屈肘時刺激肱三頭肌;屈肩時點壓肩井穴、肩髃穴,用較大力度按揉或用肌興奮儀刺激三角肌、崗上肌;下肢剪刀樣發緊或剪刀步時點壓環跳穴、風市穴,用較大力度按揉或用肌興奮儀刺激臀肌、大腿外側肌;尖足或肌性足外翻時點壓足三里穴,用較大力度按揉或用肌興奮儀刺激小腿前群肌;肌性足內翻時點壓陽陵泉穴,用較大力度按揉或用肌興奮儀刺激小腿外側肌;膕繩肌痙攣主要刺激股四頭肌等。此等方法早期應用效果尤佳,當腦癱某一肌群痙攣剛出現1-2個月內,在功能訓練基礎上,加用點穴、按摩或肌興奮治療儀刺激拮抗肌,多數1-2個月即可基本糾正痙攣,對較重病例或開始較晚的也可使痙攣明顯減輕,優於僅常規功能訓練、不加拮抗肌刺激的對照。臨床還觀察到,對痙攣肌按壓過重或針刺常可加重痙攣。
我們分析,主要針對拮抗肌群的穴位點壓及用較大力度按摩或用肌興奮儀進行電刺激,獲得更好療效的主要機理可能是:支配拮抗肌群腦的損傷比支配痙攣肌群腦的損傷相對為重,臨床拮抗肌是主要的癱瘓肌,痙攣為失衡釋放。蔣天裕等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檢測參與踝關節背屈和跖屈運動的腦區,觀察到踝關節運動能引起多個腦區的興奮或抑制,踝關節背屈和跖屈運動引起的大腦反應不同,背屈運動在中央前回第一軀體運動區反應強烈,跖屈運動腦區的興奮部位較多。作者分析,基於此原因腦損傷發生後踝關節背屈更易受損,踝關節跖屈痙攣可能是「功能釋放」,很多偏癱患者出現踝關節背屈障礙和跟腱攣縮,可能與大腦對兩種運動的控制不同有關。我們支持此觀點,並分析痙攣型腦癱出現尖足與腦卒中踝關節跖屈痙攣是共同的發病基礎;腦癱其他部位肌痙攣也為類似機理,與痙攣肌相對應的拮抗肌就是主要癱瘓肌;肌張力明顯低下的腦癱常是重症,多組肌肉均為癱瘓肌,除功能訓練外,點穴、按摩或用肌興奮儀刺激應針對多組肌肉。
...
其他臨床報告也證實,腦卒中等出現某組肌肉痙攣時,用針、電等刺激拮抗肌,緩解痙攣、促進正常功能恢復效果更好。
李佩芳2001年報告針刺拮抗肌群治療腦卒中後肌張力增高,療程為1個月,以肌肉硬度儀檢測肌肉硬度觀察療效,結果顯示治療組肌肉硬度改善優於傳統針刺方法;2006年報告治療組選用拮抗肌群腧穴芒針透刺,對照組採用傳統針刺治療法,治療4周後治療組的肌張力、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均較對照組有明顯改善(P<0.01)。
樊玲等報告對腦卒中後下肢痙攣治療組予針刺近端拮抗肌群穴和良姿位擺放;對照組予針刺傳統腧穴治療和良姿位擺放。兩組療程均為30次,結果為下肢運動功能、平衡功能及ADL方面治療組優於對照組。
高大寧等以火針治療中風後上肢痙攣患者,在痙攣的拮抗肌上選穴,火針治療以點刺為主,隔日一次,功能改善優於體針對照組。
肖淑傑等採用拮抗肌取穴治療偏癱患肢痙攣20例,採用Ashworth評分法評定肢體痙攣程度,治療5~10天,總有效率為83.78%。
馬濤以電針陽陵泉、豐隆兩穴治療中風偏癱足內翻102例,使用頻率為30~60Hz,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留針30min,治療25天後以足內翻改善程度評定療效,痊癒44例,好轉46例,總有效率88.24%,該法刺激的是小腿外側肌群。
李哲等電針拮抗肌群可明顯降低腦卒中後肌張力增高。
劉玉海等報告,在治療偏癱患者踝背屈障礙時加肌電生物反饋電刺激,正極置於脛前肌,負極置於小腿外上1/3處,每周6次,每次30min,1個月即可觀察到治療組療效優於對照,該治療組刺激的是小腿前群肌。
薑桂美等觀察針刺拮抗肌與主動肌對中風後痙攣性偏癱痙攣程度、臨床痙攣指數(CSI)、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響,結果針刺拮抗肌組能夠明顯降低病人的痙攣程度與臨床痙攣指數,能夠提高病人的ADL,而針刺主動肌組只能提高病人的ADL,沒有降低病人的痙攣程度與臨床痙攣指數。
北京博愛醫院中醫康復科拮抗肌取穴治療患肢痙攣獲得更好療效。
臨床觀察到針刺治療腦卒中偏癱效果較好的多是患側手足陽明經取穴,如上肢選患側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選患側環跳、風市、足三里等,所選經、穴主要在拮抗肌上。
還有學者研究觀察到,刺激痙攣性腦卒中患者的腓深神經不僅可增強脛前肌肌力,也可抑制小腿後側肌群的牽張反射。此現象亦可理解為通過刺激癱瘓肌、增強其肌力,從而減輕對應肌群的收縮釋放。
實踐證明康復治療中肌肉訓練,必須對收縮肌和拮抗肌同時協調地進行,特別是對容易縮短的肌肉的拮抗肌的訓練。
在痙攣發生機理研究中也有脫抑制(disinhabition)理論,即認為痙攣是由於反射通路的正常抑制缺失所致,與本推理有相似之處。
對痙攣型腦癱,不少療法均是對痙攣肌群關注較多。日本上田法緩解痙攣顯著,我們分析與此法對痙攣肌群及拮抗肌群均充分牽拉、較多刺激了更重要的拮抗肌群及相關中樞有關。正常人姿勢、運動的協調是依賴於正常相反神經興奮與抑制網絡完成的,上田提出的腦癱是由於相反神經支配障礙與我們觀點有類似之處。
基於上述觀察,可以認為腦損傷時出現痙攣,拮抗肌是主要癱瘓肌,痙攣為失衡釋放,早期治療應主要針對拮抗肌及拮抗肌上的穴位用手法、電、針等刺激。按摩、針刺作為有效方法報告已較多,電刺激作為腦癱綜合治療中的有效手段也已被國際同行肯定。穴位作為機體接受手法、針、電等刺激的敏感點也為諸多研究證實,我們體會對一些異常的糾正,常常刺激拮抗肌上的穴位或經絡比刺激拮抗肌效果更好。痙攣持續一段時間,常常是數月左右,錯誤的模式在腦中較為固定、正確模式較難取而代之,加上痙攣持續一段時間後,痙攣肌群血運障礙,骨、關節、肌肉廢用性改變等,單純刺激拮抗肌已不能解決全部問題,需要增加更多方法針對痙攣肌治療,但此時對拮抗肌的刺激及訓練仍是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