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 蘇·湯普金斯(Tompkins, S.)著;胡因夢譯.
「相位」這個字意味這「可以從某種角度來看事情」。在占星學上,相位這個字是用來描述行星之間的關係,以及行星和四交點(上升點、下降點、天頂、天底)的關係。每一個行星或四交點如果與其它的行星或四交點出現某種距離(以經度計算),而這個距離在整張星盤的圓周里形成了特定的度數,我們就可以說雙方組成了某種相位。相位代表的是行星之間以及和四交點的互動方式,譬如它們可能彼此支持、增加能量,也可能彼此壓制或干擾。以下介紹占星師最常採用的六到十個相位:
這些相位可以區分為主要或次要,或是劃分成五種基本類別:
相位名稱 角距 容許度 相位性質 圓周劃分
合相 0° 8° 主要——中性 0
對分相 180° 8° 主要——困難/活躍 2
四分相 90° 8° 主要——困難/活躍 4
三分相 120° 6° 主要——柔和/被動 3
六分相 60° 4° 主要——柔和/誘使 6
半四分相 45° 2° 次要——困難/活躍 8
八分之三相 135° 2° 次要——困難/活躍 3/8
半六分相 30° 2° 次要——刺激 12
十二分之五相 150° 2° 次要——刺激 5/12
五分相 72° 2° 次要——創造力 5
七分相 51.5° 2° 次要——創造力 7
一、合相或中性相位,亦即兩個星體占據了同樣的經度位置(或者近乎同樣的位置)。如果從地球來觀察,它們是並列在一起的;這是最容易被發現的相位,但不一定是最容易詮釋的相位。
二、困難相位有時也被稱為「挑戰」或「活躍」相位。若採用等宮制,那麼一個相位把圓周劃分成兩半,就是所謂的對分相,把圓周劃分成四個部分即四分相;劃分成八個部分就會創造出半四分相,亦即占據了圓周八分之一的位置;若是占據了八分之三的位置,便是所謂的八分之三相。這些困難相位是非常有能量的,它們會帶來掙扎、奮鬥、巨大的成長潛力和成就。
三、柔和相位,也稱作流暢或輕鬆相位,它意味著圓周被劃分成三個等份(三分相)或六個等份(六分相)。
四、如果一個相位把圓周劃分成五個部分,便是所謂的五分相,劃分成七個部分就是七分相,劃分成九個部分就是九分相,或者也可以把五、七、九再加倍,而形成更多度數。星盤的圓周被劃分得越細,就越可能帶來更明確的訊息(譬如基因上有不正常的遺傳),但還是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才行。一般而言,圓周被劃分得越細,形成的度數就越精細,而往往顯現出不尋常的特質和情況。
五、還有一些相位不會使圓周形成任何形狀,譬如十二分之五相(在美國稱其為inconjuncl,代表兩個行星距離五個星座之遠)。以及很少用到的半六分相,代表兩個行星距離一個星座之遠。
容許度
所謂的容許度,指的就是兩個行星並沒有形成正相位,但彼此形成的角度已經造成一種能量感,其實容許度是一個頗受爭議的命題,前文表格中標示的容許度是一般占星師喜歡採用的,我則比較傾向於用度數較小的容許度。事實上並沒有一種特定的度數會讓人產生感受或不產生感受,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個相位的影響力會隨著容許度的放寬而減弱,那些緊密相位一向能帶來強烈的感覺。我們不妨將其想像成交響樂團的演奏情況,緊密的行星相位就像樂團里的鋼管樂器一樣,主宰著整個樂團的演奏活動,而容許度較寬的相位,則像樂團後方的三角鐵發出的聲音。當一個樂團有許多樂器同時在演奏時,三角鐵的聲音是不容易被聽到的,但如果很仔細地去聽,或許還是可以聽得到它的聲音。同樣地,一張星盤裡容許度較寬的相位,也能夠藉由專注的覺知而被意識到。呈緊密相位的合相、四分相和對分相,往往會帶來強烈的能量,就算是一個騎著馬在奔馳的盲人,也無法忽略其中的能量。凡是涉及到太陽、月亮或上升點的相位,傳統上都會把容許度放寬一些。
容許度寬或窄的標準
要看涉及的行星是什麼。通常十二分之五相、五分相、半四分相和八分之三相的容許度不可大過2°。其實賦予這些相位2°的容許度都嫌太寬了,而賦予合相、對分相或四分相2°至3°的容許度,則被視為太窄了。
相位的重要性
大部分的星盤都有許多相位,因此初學者很難決定哪些相位重要,哪些是不重要的。答案端看特定相位的本質是什麼,或者有多緊密。無疑的,初學者本來就該把注意力放在合相和困難相位上面,因為它們代表的是一個人主要的性格特質和生命基調;此外,如果三分相和半三分相的角度很緊密(大約在2°內),而十二分之五相的容許度也在1°之內,也值得加以關注。五分相和七分相除非是正相位,否則初學者可以不去理睬。
簡而言之,你應該把重點放在:
·合相。
·最緊密的相位。
·困難相位。
合相
相位之間的星座數目:0個。
角距0°。
建議的容許度:最大到8°,除非涉及到太陽、月亮和上升點。
合相永遠是一張星盤的重點,因為它會帶來巨大的能量和驅動力,我們可以說,這等於把好幾個雞蛋放在同一個藍筐里,所以是應該非常值得關注的部分。至於一個人對合相的感覺是輕鬆的或困難的,就得看這個行星的本質是什麼了。舉個例子,月亮和金星都帶有柔和的女性特質,所以加在一起的感覺是舒服的,但月亮和土星加在一起就顯得困難了。
對分相
相位之間的星座數目:6個。
角距:180°
建議的:容許度最大到8°,除非涉及到太陽、月亮或上升點。
一張星盤的對分相,可以看成是政府的反對黨角色。舉例來說,左翼和右翼政黨扮演的角色,就是在防止對立的那個黨變得太極端,雖然實際運作的時候,雙方都可能把對方推往更極端的方向,對分相大部分是透過關係而顯現出來:人和人的關係、人和團體的關係,或者人和社會的關係;我們會把自己的另外一面投射到他者身上,其實四分相也有投射的成分,不過它投射的對象大部分是事物、金錢或物質世界。對分相的作用就在於促進覺知,也就是要覺知事情永遠有正反兩面,而大部分的情況都帶有悖論的成分。對分相可能會增強衝突和極端化的傾向,但也可能帶來憂鬱不決,因為它容易使人看到對立的兩個面向,所以缺乏和諧性。
對分相通常涉及到對立的星座,所以在元素上往往有一種相稱性,譬如火星元素對立風元素,土元素對立水元素。但是正的對分相卻會出現在相同的星座模式之間(譬如變動星座與變動星座的對立),這時緊張的能量就會出現。總之,行星之間或是與四交點成對分相,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彼此矛盾的。
四分相
相位之間的星座數目:3個。
角距:90°。
建議的容許度:最大到8°,除非涉及到太陽、月亮或上升點。
四分相使在兩個不相稱的元素但模式卻相同的星座之間發生的,譬如白羊座(主要星座與火元素)和巨蟹座(主要星座與水元素)成衝突相,或是白羊座與魔羯座(主要星座與土元素)成衝突相;因此,四分相代表的是人生的困境和挑戰。它雖然也可能透過關係而顯現出來,但投射的生命領域往往帶有物質性,因此這種相位多半會造成健康、金錢、工作或其他顯示層面的問題。
當兩個行星形成四分相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對這兩股能量結合產生不確定感,這股不確定感會帶來恐懼、緊張和窘迫的反應,而且是不易被充分覺察到的。成四分相的兩個行星因為彼此排斥、互相干擾而帶來緊張,也可能造成自我意識過強和罪惡感,但那種掙扎和不確定的感覺往往會促使我們改善自己,給我們一個發展潛能的機會,如果我們不去轉化這股能量,那麼四分相就會帶來阻礙,它涉及的生命領域會讓我們有一種用頭去撞牆的感覺。雖然如此,我們仍然會在這些領域裡獲得成長,難怪它會被視為自我成長和發展上最有利的相位。
四分相是不容被忽視的,因為它代表的就是我們和世界相遇、影響外在世界以及被世界影響的部分。但四分相也會帶來焦慮,而且會促使一個人做出過度的行為,來證實自己能達成這些行星的目的,所以這個相位涉及的行星內涵必須加以留意。四分相同時也代表我們會陷在其中以及停滯不動的部分(尤其是兩個行星都落在固定星座上面)。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那麼外界往往會驅迫我們動起來。四分相是能量最高的相位,就好象皮膚很癢必須搔到癢處似的;它永遠會引起我們注意。
半四分相和八分之三相
角距:45°和135°,圓周被劃分成八份或八分之三份。
這個度數是由占星家瓊納斯·卡普勒引介的,但傳統的占星師很少採用它,因為它們比較注重合相、對分相、四分相、三分相、半三分相以及十二分之五相,而往往把半四分相和八分之三相視為次要相位。
建議的容許度:2°
以我的觀點來看,這兩種相位仍然有其重要性,雖然它們比四分相的能量要弱許多。它們代表的是物質世界帶給我們的困難和挑戰;它們的領域比較特定,也比那些重要的困難相位的範疇要窄一些。在個人星盤裡面,它們的確可以被忽略,但是在事件的層次上,它們卻顯得很重要,尤其是跟四分相或對分相有所連接的話。它們之所以很難被觀察出來,主要是因為它們代表的多半是無意識底端的問題,雖然在心理層面它們不會帶來太明顯的特徵,但卻會造成戲劇化的事件。如果我們意識不到某個心理問題,這個問題就可能被壓抑下來,日久之後往往會以戲劇化的方式爆發出來。換句話說,這股能量會階段性被迫釋放出來。
三分相
兩個行星之間的星座數目:4個。
角距:120°。
建議的容許度:有許多占星師喜歡採用8°的容許度,但我認為6°已經算是最大了。在諮商時我甚至會忽略三分相,如果它的容許度超過3°的話。
呈三分相的行星似乎有握手言歡的意味,它們會允許彼此暢然無阻地表現自己,也似乎能支持和促成對方的表現,但三分相併不是能帶來成長的相位,因為成長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奮鬥和掙扎。雖然它被看成是主要的相位之一,但根據我的經驗,除非它的容許度很緊密,否則在詮釋星盤時是可以被忽略的,因為它的能量太被動或太缺乏活力,而且不會示現成具體的現象。
三分相會帶來滿足和愉悅感,因為我們在表達這股能量時比較不會有自我懷疑和罪疚感。雖然三分相會免除掉辛苦的努力,但我們還是不該把它當成完全沒問題的相位,就像四分相不該被看成是壞相位一樣。由於它會帶來自滿,所以在集體意識的層面或關係的面向上——也就是在別人的感受上,並不是一種良好的相位能量。此外,三分相也會造成最少阻力的情況,所以我們會變得比較被動;它也往往會帶給我們好運,而且不會遭到別人的挑戰,因此能夠讓我們逃脫一些壓力,或者把事情視為理所當然。它代表的是生命較為輕鬆的領域,但由於大部分人都想過輕鬆日子,所以它也能提供一些線索,使我們了解是什麼力量在推動著一個人。
次三分相
星座的數目:2個。
角距:60°。
建議的容許度:某些占星師會把容許度放大到5°,但3°可能是比較符合現實的度數。
次三分相雖然也被稱為柔和相位,但它比三分相要積極一些,次三分相是發生在不同但相稱的元素之間,譬如水和土或火與風形成的次三分相,因為水需要土,火需要風。比爾·提爾尼(1910~,美國占星學家)採用了「誘使」這個字做為次三分相的關鍵字,我覺得這是非常貼切的說法,因為這兩個星體都會誘使對方採取行動。這個相位之中可能存在著一種才能,但這種才能是可以被善用的,它不像三分相那麼幸運,卻能帶來許多機會。這兩個星體彼此可以有效地合作,而且帶有一種先天的能力,不過必須付出一些努力。
十二分之五相
相位之間的星座數目:5個。
角距:150°
建議的容許度:4°
呈十二分之五相的兩個星座彼此沒有任何相似之處(元素或模式),但它們可能有相同的主宰行星,譬如金星同時主宰著金牛座和天秤座,火星同時主宰著白羊座和天蠍座,而這可能就是問題所在,因為有關聯的兩股能量不認識彼此。十二分之五相一向與緊張、壓力及摩擦有關,而且也缺乏對分相和四分相的活力和成長潛力,它不像主要的困難相位那麼容易被意識到,也不具有那麼大的力量,但卻會導致成敗分明的情況。其中的一個行星似乎干預了另一個行星的表現,但還未到阻礙或帶來挑戰的地步,我們不妨想像一下一個情況:你的住家在醫院附近,你不幸出了點意外,所以跑到醫院去縫合傷口。這時十二分之五相代表的就是當你正跑步時,發現鞋子裡有顆石頭令你非常不舒服。星盤裡的十二分之五相的確可能令我們非常不舒服,但壓力還未大到必須採取行動來解決這個問題。
此相位一向與健康問題有關,卡特甚至認為它和死亡有關聯。這可能是因為六宮及八宮的宮頭本來就和上升點(一宮的宮頭)呈150°。或者它代表生活里有一種潛在的壓力,但我們往往會忽略它,於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健康上的問題。有趣的是,伴侶的星盤之間經常有這個相位,這或許是因為這個相位落入的星座能夠提供機會讓彼此學習,譬如巨蟹人可以從水瓶人那兒學會不執著,而水瓶人則可以從巨蟹人那裡學會重視家庭等特質。
請留意次三分相及半四分相都屬於同樣的相位系列,但是它的作用力卻比較微弱。如果十二分之五相里的星座一樣,距離30°左右的星座在模式和元素上也沒有什麼共同性,所以和前者有相似之處。
詮釋十二分之五相的訣竅
在本書後續章節里探討的行星相位,將不包括十二分之五相,因為這個相位的壓力似乎是源自於星座而非行星。若想解決這個相位帶來的壓力,最好是從它相關的星座來著眼,看看需要做出什麼樣的調整,才能讓它們之間的感覺變得比較舒服一點。例如,獅子座與雙魚座之間的壓力是源自於獅子座的需求比較自我中心(需要被認可、被矚目),而雙魚座則比較傾向於無我。解決這個難題的方式可能是先採取無私的行動,來促進自我認同和更大的價值感。此外,這兩個星座都跟戲劇有關,因此演戲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抒發壓力的方式,因為演員融入於角色時會完全忘我,而且又能獲得掌聲和讚美。十二分之五相的星座之間的問題,多半在於自由與親密、個人與夥伴或人與世界的矛盾,這個相位通常會加重星盤裡已經存在的問題,但它們本身並不代表重要的人生議題,因此在詮釋星盤時是可以被忽略的。
五分相
角距:72°
圓周被割分成:5份(360÷72=5)
與5相關的度數包括雙重五分相(144°)、十分相(36°)、二十分相(18°)以及三重十分相(108°)。
建議的容許度:三重十分相和雙重五分相的容許度是2°,其他的幾個相位則不超過1°。
這是一個代表創造力的相位,它描述的是我們會被吸引的藝術形式(廣義的藝術),而且我們可能在上面發展出卓越的技藝,我們會對這領域著迷,而且會在世界上展現這方面的能力。舉例來說,我的星盤裡有木星和土星的雙重五分相,你可以說身為一名占星師,我非常執著於和時間(土星)有關的哲學(木星)。本書並無意進一步地探討這個相位,但是研究「泛音盤理論」(由約翰·艾迪首創的占相技法,其理論源自音波的共鳴特質。)的占星家已經發現,這個相位描述的是一個人的工作,甚至是行事風格的特質。
七分相
角距:51.43°
圓周被割分成:7份(360÷51.43=7)
與7相關的度數由雙重七分相(102.86°)以及三重七分相(154.29°)
建議的容許度:七分相的容許度師2°,其他相位都是0.5°
七分相是另一個和創造力有關的相位,但它比較帶有浪漫、情緒化和感受深刻的特質。七分相代表的是我們想像的世界,以及人生在哪個面向能夠啟發我們,或者我們將如何啟發別人。我們對自己以及對世界的想像往往缺乏現實上的基礎,因此這個相位也有它危險的一面。探索者和發現者的星盤裡時常有這個相位,因為這類人最關切的就是發現;它之所以和啟發有關,是因為在發現的那一刻會有受啟發的感覺。
無關聯性相位
無關聯性相位只可能發生在行星、四交點或其他星體落在星座的開端或尾端的情況下,這時元素和模式的準則就被打破了,而這個相位就等於是脫離了星座模式形成的影響力。例如某個行星是落在金牛座,與射手座呈對分相。通常金牛座與天蠍座或雙子座與射手座是對分的,但那個星體如果是落在29°的金牛座,另一個是落在2°的射手座,也會形成相當緊密的對分相。有的占星家會把這種無關聯性相位排除掉,但我們在學習時必須明白重點是在角距而非星座之間的關係。一般而言,無關聯的三分相可能比元素相同的三分相還要有利,因為比較不那麼被動,而無關聯性的困難相位,也可能比模式相同的困難相位更柔和一些。
入相位和出相位
入相位指的是運行速度比較快的行星,正在接近速度比較慢的行星——換句話說,它們快要形成正相位了。出相位則代表正相位已經形成了,但走得比較快的那個行星正要脫離另一個速度比較慢的行星。在事件占星學派里,了解這兩種相位的差異是很重要的,因為出相位意味著事件已經發生了。在本命盤的詮釋上,出相位代表的是一個人還未誕生之前某些事件已經發生了,而入相位則代表事件可能會在未來發生,不過這種觀點其實會造成誤導,最重要的是,入相位可能比出相位更有力量,其他還得再深入探究才能下定論。
欠缺的相位
占星家就像藝術家一樣必須學會觀察,他必須發現是什麼元素使得一張星盤有別於其他的星盤,這其中的一個著眼點就在於相位的欠缺或特別有能量。另外我們必須留意的是哪一個行星形成了最多的相位,而哪一個沒有任何相位。
·星盤裡沒有合相:這是經常出現的情況,但是否值得研究仍有許多爭議。由於合相往往能夠驅動一個人,而且是一張星盤的焦點,所以完全沒有合相,可能代表缺乏動力和方向,不過也代表解釋上比較有彈性。
·星盤裡沒有對分相:此人會傾向於極度主觀,往往無法從別人的角度來看自己,也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或回饋。這可能是源自於無法覺知自己和他人的本質。
·星盤裡沒有四分相:這類人可能缺少動力或活力,而且會選擇容易的路走,但如果有其他的要素,或許會減輕這種傾向。這類人的童年生活通常很穩定,而他們的本能就是維持固有的狀態,所以不會去頂撞他的根源。
·星盤裡沒有三分相:如果一張星盤有許多四分相而完全沒有三分相,那麼此人容易跟自己或世界對立。他會有凡事過度的傾向,而且精力旺盛,喜歡推翻原有的基礎。這類人會習慣性地認為事情很困難,而且真的很容易造成困難。
相位最多的行星
值得留意的是,相位最多的那個行星,經常是整張星盤裡能量最強的部分,這代表那個行星能夠完全統合到一個人的內心和生活里,而且這個行星的能量有許多表現的管道。
沒有相位的行星
如果我們把次要相位也納入進來,那麼也許沒有任何行星是沒有相位的,但如果只專注在重要的相位上面,那麼某些行星的確可能沒有相位。事實上,占星師用的容許度如果比較窄,就會有較多的行星是沒有相位的;可能只有兩三個行星有相位,其他的就沒有了,傑弗瑞·狄恩和他澳洲西部的同僚們於70年代在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他們發現那些獨自運作的行星,或是兩三個沒有相位的行星,每每會顯現出一些重要的信息。舉例來說,他們發現如果一個人的火星沒有任何相位,那麼這個人就會「一直在忙碌」。多產作家的水星經常是沒有任何相位的,包括艾格莎·克莉斯汀在內。沒有相位的行星幾乎像是在獨自運作,有一點像次人格的狀態,它們的本質並沒有統合到整個人格裡面。這不一定是好或壞,通常這個行星(或多個行星)帶有一股想要表現自己的渴望,而其他行星的能量似乎都無法干擾到它的表現。
倫敦占星學院,在全球占星界享有廣泛聲譽的占星學院,由Frank Clifford院長管理學院教學。學院還邀請了全球各地具有執業資格的知名占星導師提供多樣化的課程教學,其權威性和專業性的占星文憑成為職業占星師的金字招牌。
新月占星,倫敦占星學院大中華區獨家合作夥伴,是中西方占星教學及傳播為一體的占星平台。除了西方占星之外,開創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古典占星的系統教學。為不同程度的占星學愛好者和職業占星師提供國際化和權威性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