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365]「國醫大師」李濟仁

 2017-08-17 08:00:00.0

一位笑容可掬、鶴髮童顏的耄耋老者,每周四上午都會準時出現在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的6樓門診室。他就是86歲高齡的新安名醫「張一貼」第十四代傳人、國醫大師李濟仁。作為2009年我國首批評選出的30位國醫大師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的傳承人,李濟仁的門診吸引許多患者慕名前來。為保證患者看病時間,他一般中間不休息,一直忙到一兩點,跟他抄方的學生常常體力不支了,李濟仁卻仍神采奕奕、思維敏捷。這樣的工作熱情除了源自他獨特的養生之道,更來自於他對患者的仁心及對中醫的執著。

1、志存高遠仁心濟世從鄉村醫生到國醫大師

「定潭向有車頭寺,半夜叫門一帖傳。」講述的是山村的夜裡,一片漆黑,鄉親們提著燈籠去定潭求張根桂看病的情景。這個情景給年幼的李元善留下了深刻印象。鄉親們說的張根桂是新安世醫「張一帖」第十三代傳人。李元善心中萌生念頭,「不當醫生則罷,當就當這樣的名醫。」於是,他毛遂自薦拜張根桂為師,並改名李濟仁,意為「仁心濟世」,以表明自己的志向和決心。李濟仁品性淳厚,又勤學善悟,潛心跟隨師父張根桂抄方巡診、採藥製藥。後來,張根桂將女兒張舜華嫁給他,由此,夫婦倆成為「張一帖」第14代傳承人。

...

李濟仁在門診為病人看病。圖片來源:蕪湖市文明辦

1949年開始,李濟仁在歙縣開業行醫,由於醫術高明,名氣逐漸傳播開來。「打我記事起,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人來求診,父親母親哪怕正吃著飯,丟下碗筷就走。」二女兒李艷回憶說。解放後,李濟仁兩度被選派到安徽中醫進修學校(安徽中醫學院前身)師資班學習,還參與安徽中醫學院和附院的籌建工作,並擔任內經教研組組長、大基礎教研室主任等職。隨後在歙縣人民醫院、安徽中醫學院、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皖南醫學院等單位工作。 多年來,李濟仁敏而好學,精勤不倦,在掌握複雜而深厚中醫學知識的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

...

李濟仁夫婦(中)和自己的5個子女。圖片來源:蕪湖市文明辦

1965年,著名黃梅戲演員嚴鳳英患頑固性失眠1年有餘,屢服進口高效安眠藥無效。李濟仁回憶,當時嚴鳳英眼眶四周青黑凹陷,頭昏煩躁,腰膝酸軟。李濟仁分析,失眠時久,諸治不應,應當從肝論治,以滋肝陰為主,輔以安神。於是,他開出了鎮肝益腎、陰陽並調的方子。服7劑後,患者能睡4個小時。李濟仁按照時間醫學,囑咐患者在午後及晚睡前各服一次,以便藥效更好發揮。三診後,患者一切正常,從此再也不用安眠藥了。2015年底,旅美教授吳女士帶著一身嚴重的風濕回國向李濟仁求診,當時她的關節變形嚴重,被折磨得痛苦不堪。李濟仁當即安排其住院治療,在李濟仁精心診治40天後,吳女士病情明顯好轉。「像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我父親的醫德醫術是我畢生學習和追求的目標」。時至今日,每當李濟仁坐診,已身為皖南醫學院教授、蕪湖弋磯山醫院中醫科主任的李艷仍習慣站在父親身邊。李濟仁認為,對於病人的診療不能僅僅局限於症狀的改善,還要結合現代化醫學知識及化驗結果。他如是言,更如是行。曾有一位風濕病患者經他精心治療後症狀已大為改善,由原來不能行走到步行前來複診,但其西醫檢查指標類風濕因子未降至正常,患者不甚滿意。李濟仁聞知後,又參考書籍針對檢驗指標繼續用藥,直至正常,患者感激萬分。

...

李濟仁(左二)在病房為病人檢查。圖片來源:蕪湖市文明辦

2009年,「張一帖內科」成為新安醫學第一個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李濟仁、張舜華伉儷雙雙成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併入選《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

由於醫名遠播,療效顯著,來自全國各地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歐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慕名求診者紛至沓來。李濟仁也先後獲得首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指導老師、首批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等一系列榮譽。

2、致力醫學潛心科研 獨著多部學術專著

李濟仁在繼承「張一帖」心法的同時,結合西醫的研究成果,為中醫內、婦科病創造了多個效方驗方。他提出「痹痿統一論」等系列學說,制定「辨治頑痹四法」,創立「歸芎參芪麥味方」。注重融匯新安醫學學術思想以及《內經》理論與診治方法,從臨床實踐中加以體悟。他還身體力行於新安醫著的校注整理工作中,潛心提煉新安醫學診治之特色規律,帶領學生成功還原了塵封於歷史的668位新安醫家、400餘部新安醫籍,並釐清和闡明了新安醫學對急、危、難、重病症的診療經驗和規律,成為研究新安醫學的奠基人。

...

李濟仁(右二)正在辦公室與學生們開研討會。圖片來源:蕪湖市文明辦

從醫70年來,李濟仁致力於傳授醫學,潛心於學術科研,多次參加台灣、香港、澳門等地學術會議,親自做報告。他主持「新安醫家治療急危難重病症經驗的研究」、「新安名醫考證研究」等多項課題,獨著和主編《濟仁醫錄》、《痹證通論》、《痿病通論》等學術專著14部,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其中發表SCI論文2篇,在國際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獲省部級科研獎勵5項,並參編《內經》、《中醫基礎理論》等高等學校規劃教材,由他指導的「中醫痹病學」獲得2012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學科。

3、突破家傳囿規培養後學 實現中醫藥全面傳承

走進李家三子李梃在定潭創辦的新安國醫博物館,「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自強精進、厚德中和」的「張一帖」家訓赫然入目。家訓、家規、家風,幾個兒女從小牢記於心,即便漂洋過海,也從未忘懷。在父母的身體力行和家風家訓的薰陶下,李家五子女都事業有成。家族鏈傳承方式是新安醫學的顯著特徵,「張一帖」世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和祖訓「傳男不傳女」的保守傳承不同,李濟仁從沒想著把醫術「留」在自己手上,不管子女還是學生,只要誠心學習中醫,他都會傾囊相授。「一個人醫術再好,能治多少人?不要保守,讓更多人能學會治病,給更多的人治病,這就是為醫的目的。」李濟仁的弟子遍布各地。他們中有糖尿病專家、有方劑學專家,無論醫理還是臨床,在中醫學領域均頗多建樹。「張一帖」也不再是一枝單傳,而是春滿杏林。說起中醫傳承,李濟仁滔滔不絕。他說:「傳承什麼,怎麼傳?首先,經典的學習和傳承是必須的。中醫世代傳承都離不開經典傳承,傳承經典的一個核心就是《內經》。」李濟仁精研中醫理論,就建立在精熟大量古醫典籍基礎之上。在他的書房有厚厚一摞讀書筆記,密密麻麻加滿眉批、按語的《黃帝內經》、《傷寒論》。李濟仁對這些經典仍熟讀於心,講課時常大段背出,一字不落,常令學生佩服不已。

...

李濟仁(中)正在對學員教學。圖片來源:蕪湖市文明辦

「我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看到中醫藥界年輕一代成長,能把傳統中醫藥精華繼承下去,發揚光大。」李濟仁重視培養後輩,悉心帶教,學生如仝小林、孫世發、朱長剛、楊永暉也在各自領域取得了很大成就。李濟仁常謙遜地對學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你們有些方面還是我的老師。」

4、回報社會展現大愛 用行動守護與傳承中醫藥

回報社會也是李濟仁人生關鍵詞。2009年,他將安徽省政府和醫院發給他的獎金捐贈給安徽中醫藥大學和醫院,用於中醫藥事業發展。李濟仁年輕時喜愛藝術字畫的收藏,在2011年和2014年,他毅然將大部分收藏的字畫書籍捐獻給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歙縣檔案館及新安國醫博物館。

...

李濟仁家庭全家福。子孫滿堂好家風代代相傳。圖片來源:蕪湖市文明辦

李濟仁說:「作為一個大醫,必須要做到技術上要精,對老百姓對病友要誠,要全心全意。」李濟仁始終秉承「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自強精進、厚德中和」的家規家訓和「源於新安、立足國學、重視臨床、走向科學」的精神治家治學,現已86歲的他不僅活躍在臨床第一線,更堅守在中醫傳承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新安名醫「張一貼」家族對中醫的守護與傳承。

(文字來源:安徽省文明辦 蕪湖市文明辦 作者:蕪湖文明網 記者 李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