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年度報告:年產值2萬億日元,中國成最大買家還拉高製作成本

 2017-10-27 07:00:05.0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號「三文娛」(ID:hi3wyu),作者:TripleFire去不起日本;幫趣經授權轉載。

近日,日本動畫協會發布了《動畫產業報告2017》,報告中涵蓋了日本2016年動畫業界的各項情況。

在《你的名字。》250億日元票房的帶動下,2016年日本動畫行業規模持續增長,動畫IP改編手遊取得了良好成績。同時海外銷售也刷新了記錄,中國以355份合同數量成爲日本動畫的最大買家。

不過,日本動畫行業也有對於製作委員會的批評、製作成本增長而難留人才等業界要完的負面聲音。

下面我們就依據報告內容,來盤點一下2016年日本動畫行業的現象與趨勢。

注:文章中提的日本廣義動畫市場是以顧客購買與動漫相關產品所支付的金額爲統計依據。狹義動畫市場規模則是以動畫製作公司的銷售業績爲統計依據,包括商業動畫製作企業的銷售額、TV動畫製作總數、劇場版票房收入、光盤銷量和動畫網絡播放市場。

去年發佈的日本2015年動畫行業情況,可以點擊回顧:

日本動畫年度報告:中國成爲大買家、子供向減半被深夜動畫超過等五大趨勢 

憑動畫本身一年創收2906億日元:日本動畫流通市場年度報告

日本動畫周邊年度報告:女性消費者引爆角色商品,《LoveLive!》《偶像大師》兩強稱霸動畫音樂,Live娛樂五市場各有變化

中國土豪出沒,日本動畫海外銷售激增78%:日本動畫出海年度報告

動畫電影票房663億日元刷新歷史記錄

日本的廣義動畫市場連續7年增長,並且已經連續4年刷新了峯值,2016年同比增長10%,突破了2兆日元(約合人民幣1168億元)。

日本動畫年度報告:年產值2萬億日元,中國成最大買家還拉高製作成本

具體來說,TV動畫、動畫光盤、動畫商品、遊戲城的市場規模略有縮減。而整個廣義市場增幅巨大的主要原因,是動畫電影和海外市場的激增,其增長率分別爲41.4%和31.6%。動畫電影的市場規模達到66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8.73億元),爲史上最高;而海外市場的增長,則從2015年起就在各個細分市場中份額佔到了第1位。

日本動畫年度報告:年產值2萬億日元,中國成最大買家還拉高製作成本

從2000年開始,日本動畫的海外銷售就在持續膨脹,佔比最高的是動畫電影票房和網絡動畫配信的收入。

特別是來自中國的「爆買」現象顯著,優酷土豆牽手東京電視臺、愛奇藝與東映展開合作,各個網絡平臺都購買了大量日本動畫。不過,中國購買日本動畫的隱患也很大,可能會受到政治因素影響而突然劇減。

除了中國,Netflix和亞馬遜也大大增加了採購力度。

而動畫電影的規模增長,則主要依靠《你的名字。》,這是日本第四次動畫熱潮中的代表作,收穫了250億日元票房(約合人民幣14.6億元),位列日本電影票房史上第2位。

報告認爲,這是整個日本動畫市場商業模式發展的成果:日本的動畫製作分鐘數已經三年沒有過大的變動,而市場規模卻在不斷擴大,這正是動畫商業模式成熟的體現。

泡麪番數量增長,成人向動畫遠超兒童向

2016年日本狹義動畫市場規模爲230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4.36億元),刷新了2005年時2232億日元的記錄。

日本動畫年度報告:年產值2萬億日元,中國成最大買家還拉高製作成本

其中,動畫光盤和遊戲城的市場規模有所縮減,增幅最大的仍然是海外銷售,達到45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6.81億元),較2015年增長了31.5%。

日本動畫年度報告:年產值2萬億日元,中國成最大買家還拉高製作成本

還值得一提的是,從索尼旗下的動畫製作發行商Aniplex的業績中可以看到動畫的新窗口:Aniplex2016年的年度營收達到103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0.21億元),是競爭對手萬代的4倍以上。Aniplex營收的增長主要來自於FGO的貢獻,這一數據讓業界看到了動畫IP改編遊戲的巨大潛力。

日本動畫年度報告:年產值2萬億日元,中國成最大買家還拉高製作成本

日本動畫年度報告:年產值2萬億日元,中國成最大買家還拉高製作成本

前文已經提到,日本動畫製作分鐘數已經連續三年沒有大的變動,11萬分鐘左右似乎是當前日本動畫業界的極限了。

不過可以看到的是,從2014年至2016年,製作分鐘數基本持平,而動畫數量則每年增長了15~20部,說明泡麪番的數量有所增長。2015年和2016年,每年10分鐘以下的短篇動畫數量都是126部。

日本動畫年度報告:年產值2萬億日元,中國成最大買家還拉高製作成本

在日本少子化社會的影響下,去年日本的成人向動畫首次超過兒童向動畫,而今年二者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了。

海外銷售持續大幅增長,中國成爲最大買家

2016年,日本動畫的海外市場規模達到767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47.85億元),同比增長35.5%,再次刷新了歷史記錄。

《你的名字。》《在這世界的角落》等動畫電影的海外票房、中國公司在日本新番中投入的製作費用、Netflix和亞馬遜所支付的新作配信權費用,都爲海外銷售的增長做出了貢獻。

日本動畫年度報告:年產值2萬億日元,中國成最大買家還拉高製作成本

具體到海外授權,2016年19家日本動畫製作公司與海外簽訂了6639份合同,是2015年4345份的1.5倍,簽約的國家·地區也增長至221個。這些合同的授權範圍包括放映(有線電視、無線電視等媒體)、上映(在電影院的上映)、配信(網絡平臺播放)、光盤、動畫商品和其他。

這221個簽約的國家·地區裏,中國以355份合同位列第1,去年的第1位美國今年則降到了第4位,東亞、澳洲、北美及西歐是最熱門的地區。

日本動畫年度報告:年產值2萬億日元,中國成最大買家還拉高製作成本

過去,中國土豪們僅僅是購買日本動畫的網絡播放權,各家視頻平臺靠每季新番的獨播權來競爭。現在,還有了中國公司參與到日本新番製作委員會、中日合作動畫、引進日本IP改編遊戲等形式。

《你的名字。》在中國的成功,讓日本業界看到了更大的可能性,該電影在中國收穫了5.7億人民幣,2016年全年引進日本動畫電影的數量也達到9部

動畫IP改編遊戲的成功案例就更多了,例如B站代理的FGO,就爲中日雙方都帶來了巨大收益。在往期的三文娛月刊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火影忍者》、《龍珠》等日本動畫IP改編的手遊,同樣在中國市場表現不錯。

有關日本動畫製作公司與海外合作,報告中提到了5種形式:

日本動畫年度報告:年產值2萬億日元,中國成最大買家還拉高製作成本

日本投資製作,面向日本播放,海外作爲第二市場,這是最爲傳統的形式;

日本投資製作,海外市場重新剪輯,例如《百獸王》、太空堡壘》等動畫;

美國或其他海外公司投資,發包到日本進行中期製作,面向當地播放,例如《蝙蝠俠》動畫等;

海外的數字平臺(Netflix、亞馬遜等)與日本動畫公司合作,面向全球播放,例如《希德尼婭的騎士》,以及Netflix此前發佈的一系列片單

中國公司主導、中國出資日本製作的動畫,例如繪夢的7月番《人馬小姐不迷茫》。

中國拉高日本動畫製作成本,行業難留人才

在年度報告向日本動畫製作公司的問卷調查反饋中,提到了一些負面的意見,主要集中在製作日程緊張、成本上升和人才不足等方面。

由於日本動畫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而成本預算有限,既難以控制製作日程,又難以留下人才,創作人才不足,反過來又導致了動畫製作的效率低下。

加上來自中國的需求增長,使日本動畫的價格也隨之上升。

此外,有關日本業界對於製作委員會的質疑也越來也多:許多人認爲動畫行業條件惡劣、新人生存艱難都是源自於製作委員會制度的剝削。

日本動畫的銷售也遇到了問題。

動畫光盤一向是動畫製作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但近年日本網絡配信的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光盤市場卻在不斷萎縮,動畫DVD和藍光的銷量較過去都有明顯下滑,光盤租賃業務同樣受阻。

而受到少子化影響,兒童向動畫數量銳減,其商品銷售也遠不如過去,過去的兒童動畫商業模式,如今已經難以繼續發展了。

 有關日本動畫2016年的各細分市場的詳細情況,包括動畫電影、光盤市場、網絡配信、動畫商品、動畫音樂等,三文娛將另做解讀,敬請期待。

文章來源: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