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九大門派都有誰?少林武當上榜 第一毋庸置疑

 2017-10-31 08:00:00.0

...

武俠小說作家臥龍生在1958年出版的成名作《飛燕驚龍》首創「武林九大派」、「武林中九大主盟」之說,分別是指:「少林派」、「武當派」、「華山派」、「崑崙派」、「點蒼派」、「崆峒派」、「雪山派」、「青城派」、「峨嵋派」。

9 峨眉派

...

峨眉派首見於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其後在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更是作為主要門派來描寫。1958年出版的臥龍生成名作《飛燕驚龍》中,亦有峨眉派的描述,並列入「九大門派」之中。然而為人們熟知,主要源於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記載郭靖黃蓉夫婦的二女兒郭襄遍尋天下,覓楊過未果,於四十歲時出家為尼,創立峨眉派。峨眉派弟子大多為女性,男性弟子身份職位偏低。明朝建立以後,男性弟子的地位得到提高,到了《笑傲江湖》時掌事的不再是尼姑或女子而是金光上人等男子,門下弟子也換成了道士。而《飛狐外傳》中女主角袁紫衣(法名「圓性」),其師父亦是峨眉派大師。

8 青城派

...

武俠小說中門派之一,1958年的臥龍生名作《飛燕驚龍》中,即有青城派描述,並列入「九大門派」之中。金庸小說中始見於《天龍八部》(第十三章 水榭聽香指點羣豪戲),《笑傲江湖》中出現場數最多,貫穿了整個故事。後來在《俠客行》和《書劍恩仇錄》的戲份不多。在梁羽生小說中以三種武林絕學著名,分別是「天羅步」、「天遁劍」和「天罡掌」。東漢道人張陵(初代張天師)入四川青城山修道時,已有遺下「雌雄龍虎劍」及「降魔功」等奇功的傳說,可知青城武道源流極長。目今之青城派,其歷代祖師可上溯三百餘年之久。青城派武功經過多年提煉,漸漸專注研習劍術之道,拳術等法已經旁落到次要位置,因而亦有人直接稱青城派為「青城劍派」。青城劍法入門講究快速準確,以攻止攻,搶險截擊;至大成後,則追求以無匹劍勢震懾對手,其招術反璞歸真,變化不繁。青城劍獨步四川一省,故有「巴蜀無雙」的美稱。(喬靖夫《武道狂之詩》)

7 雪山派

...

武俠小說中門派之一,1958年的臥龍生名作《飛燕驚龍》中,即有雪山派描述,位於大雪山「十二連環峰」,並列入「九大門派」之中。金庸武俠小說《俠客行》中稱雄西域的武林大派,以「凌霄城」為總部,掌門「威德先生」白自在,以「雪山劍法」為立派之本。掌門人白自在長年固守「凌霄城」,閉門不出,妄自尊大,自以為是「古往今來劍法第一、拳腳第一、內功第一、暗器第一」,後來才知天外有天,自己的武功仍是差得太遠。雪山派第二代弟子中佼佼者有「氣寒西北」白萬劍、「風火神龍」封萬里等。(見金庸武俠小說《俠客行》)但白自在的妻子史婆婆因不滿其妄自尊大,自創「金烏刀法」,專門克制「雪山劍法」。

6 崆峒派

...

武俠小說中門派之一,1958年出版的臥龍生成名作《飛燕驚龍》中,即有崆峒派的描述,並列入「九大門派」之中。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亦有述及崆峒派。創派於甘肅平涼崆峒山,其源流極遠,秦漢古辭書《爾雅》已有「空同之人武」的記載。今之崆峒派武道,為歷代入山修練之儒、釋、道三教人士的武術合流形成,並擅長西域外族武鬥的法門,於一百六十餘年前,由祖師飛雲子集大成,開山立派。崆峒武術以繁雜見稱,刀槍劍棍拳腿等皆有習練,冷門及奇門兵器亦格外多,鉤、鏟、鞭、刺、鐵扇、飛爪、風火輪、判官筆等都收入。其目的是要修練到隨時手拿一物皆可為傷人之器;單一兵器能夠發揮異種的打法;器械法與拳法又可互換或夾雜運用,以混合變化的花法迷惑敵人,祕詭莫測。(喬靖夫《武道狂之詩》)

5 點蒼派

...

武俠小說中門派之一,1958年的臥龍生名作《飛燕驚龍》中,即有點蒼派描述,並列入「九大門派」之中點蒼派甚少行走江湖,而且地處僻遠,位於雲南大理蒼山,是以少與中原武林往來,也因此少有記載。點蒼派,武俠小說中經常出現的門派,位於雲南大理蒼山。金庸的武俠小說《碧血劍》、《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笑傲江湖》中提及到的有「點蒼漁隱」;也是網頁遊戲《御劍江湖》的「六大門派」之一。而古龍書中提及較多,是古龍筆下的「七大門派」之一、在溫瑞安的作品《神州奇俠》中作為「十六大門派」之一存在。在梁羽生小說《萍蹤俠影錄》中也曾出現。

4 崑崙派

...

崑崙派是在很多武俠小說都會登場的門派之一,1958年出版的臥龍生成名作《飛燕驚龍》中,即有崑崙派的描述,並列入「九大門派」之中,以輕功卓絕聞名。在平江不肖生的武俠小說中,崑崙派屬於「練氣派」,比較尊奉修道戒律(主要指清虛門下),但也出了一些心術不正、品行不端之人。在金庸武俠小說,獲選入「武林六大門派」。

在《倚天屠龍記》開頭時,「崑崙三聖」何足道與郭襄結為至交,更在挑戰少林寺時大出風頭。何足道外號「崑崙三聖」,乃是,主其才藝在於琴、劍、棋藝。在《倚天屠龍記》中正式擔任掌門的是「鐵琴先生」何太沖,他師承何足道傳人靈寶道人一脈,師傅是白鹿子,由於白鹿子死於明教高手時並未留言由哪名弟子繼任掌門,使崑崙派因爭奪掌門之位而內鬥劇烈,最後是何太沖得師姐班淑嫻傾力相助,順利接任掌門,兩人也結為夫妻,在少林屠獅大會前夕,雙雙死於三渡鞭下。在幾度更動中,金庸也設定過其他崑崙高手,如跟白鹿子同輩的游龍子及何太沖的師兄玉虛道長。由於游龍子敗給光明左使楊逍而氣死,所以崑崙派上下一直猜測楊逍就是殺害白鹿子的兇手,因此極為仇視明教。後來在《笑傲江湖》中擔任掌門的震山子更有「乾坤一劍」之外號,但戲份不多。

3 華山派

...

華山派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代,是武俠小說門派之一,1958年的臥龍生名作《飛燕驚龍》中,即有華山派描述,並列入「九大門派」之中。華山派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至秦漢時代,那時華山附近就有諸多劍俠的故事流傳。歷經歲月至今,華山派已是武林中聲名顯赫的名門正派,而華山派的武功尤其是劍術經過百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劍術體系,後又經華山派歷代的高手的千錘百鍊,華山派劍術越發精妙,聲震武林,因此華山派又被稱為華山劍派。華山派劍術劍意取自西嶽華山「奇、險」二字。華山無限風光盡在「奇、險」二字中,「奇,險」往往與秀美相映相衍,因此華山劍術奇拔峻秀,高遠絕倫,招式處處透著「正合奇勝,險中求勝」的意境。

2 武當派

...

1958年出版的臥龍生成名作《飛燕驚龍》中,即有武當派的描述,並列入「九大門派」之中。是中土武術門派之一,武當武術一度在文學作品中被描繪得神乎其技,人們通常把這種練習內功為主的拳法稱為「內家拳」;武當道士們所創的武當武術中,蘊含著珍愛生命的傳統哲理,小說家們將太極、陰陽、五行、八卦等哲學理論用於拳理、拳技、練功原則和技擊戰術中,組成一個龐大的武當武系。按金庸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張三丰為少林覺遠大師的徒弟、師徒因違犯少林不准擅自學武的禁令,被趕了出來,後來他根據少林功法變通,且自創內家拳,開山立派,武當由此立足於江湖。武當為內家之宗,在武林中與「少林派」齊名,同被喻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

1 少林派

...

少林派常見於武俠小說,在金庸武俠小說中,少林派是名門正派,素與「武當派」齊名,同被喻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兩派在武俠小說中均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一直都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的說法,這兩派也常聯合起來主持武林正義。1958年出版的臥龍生成名作《飛燕驚龍》中,列「九大門派」之首,少林弟子大都武功高強,以外功聞名天下。少林僧人以輩分排名,如北宋的「靈、玄、慧、虛、空」,南宋的「苦、?、天」(倚天屠龍記前期劇情),元的「渡、空、圓、慧、法、相、莊」(倚天屠龍記主要劇情),清康熙年的「大、覺、觀、晦、澄、靜、嚴、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