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學 | 不再驚呼什麼鬼!一次認清這些流派。

 2017-11-10 08:00:00.0

古希臘美術、伊特魯利亞美術、古羅馬美術、愛爾蘭-薩克森和維京美術、加洛林美術奧托美術、羅馬式美術、哥德式美術、拜占庭美術、國際哥德風格、風格主義、巴洛克藝術、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巴比松派、前拉斐爾派、學院藝術、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Chromoluminarism、點描派風格、分隔主義、那比派風格、綜合主義、象徵主義、哈德遜河派、現代藝術、立體主義、表現主義、抽象表現派、抽象藝術、新藝術家同盟、藍騎士、橋派、達達主義、野獸派、新野獸派、新藝術運動、包浩斯、荷蘭風格派運動、裝飾藝術運動、普普藝術、未來主義、至上主義、超現實主義、色面派、極簡主義、裝置藝術、LyricalAbstraction、後現代主義、概念藝術、地景藝術、行為藝術、錄影藝術、新表現主義、域外藝術、低眉藝術、新媒體藝術、年輕英國藝術家派、反概念主義……

這些到底是什麼鬼?!!!!

小藝不是科班出身,

從沒學過藝術史,

但我是真心好奇,

這些標籤背後到底代表了什麼。

所以!

今天就讓我們,

一次看完藝術史,

一次看懂所有派別~

認清楚此間各種不同好嗎~

(還是分兩次吧,這是上篇)

前15世紀-5世紀

1、古希臘美術

真正意義的歐洲美術該從古希臘開始。

古希臘人把人作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形象典範,他們以健美的人體表示出對神明真誠的奉獻,就是與神同樂,為了神而裝點城邦,為了神而創作詩歌、戲劇、雕塑。

以人為主體的古希臘藝術,熱情坦率地表露人類豐富的感情,人類純樸的天性和對美的渴求,因而能強烈地打動人心,引起人的共鳴。馬克思認為,希臘藝術在某些方面還是一種高不可及的範本,並且「顯示出永久的魅力」,這是對希臘藝術的最高評價。

...

2、伊特魯利亞美術

更具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考證,伊特魯歷人是來自小亞細亞的移民,在公元前9世紀移居到今天的佛羅倫斯和羅馬之間的托斯卡納地區,他們在那裡發展期最打造的城市文明。儘管伊特魯利亞人崇尚希臘和近東的藝術,但他們並不是亦步亦趨的模仿者。他們吸收這些藝術中的影響,將之與自身的傳統相融合,創造獨特的建築、雕塑和繪畫風格。

...

3、古羅馬藝術

羅馬的文化和藝術不僅繼承了希臘的遺產,同事多少也帶有伊特魯利亞、埃及和西亞的色彩。羅馬社會因此成為一個機器多遠而開放放的社會,在藝術上則表現出既統一又異彩紛呈的風格特徵。

...

中世紀

4、撒克遜與維京藝術

公元4至5世紀期間,歐洲移民普遍,日耳曼民族是其中的一支,他們的藝術品都便於攜帶,包括金屬製品和珠寶飾品。這些器物工藝精湛,往往由金銀和寶石製成。這些民族的藝術傳統有時被稱為「動物風格」,因為其中運用了程式化的動物形態。這一傳統與其他民族的藝術傳統相融合,產生出獨一無二的器物,例如在英格蘭薩頓胡的盎格魯—撒克遜船冢中發現的物品。

...

△ 金帶扣,出自薩頓胡船冢。7世紀上半葉。黃金,長13.4厘米。倫敦大英博物館

5、加洛林美術

加洛林美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宗教性。

它以強大的基督教統一臣民的思想,由上而下地興建教堂和修道院,並在這場所設學校興藝術。統治者不遺餘力地資助和鼓勵這些學校用美術做工具,再現歷史和宗教事件,宣揚復興帝國的理想。加洛林美術從早期基督教、拜占庭和希臘-羅馬美術中吸取營養,這多種渠道促成了多樣化的匯聚,使當時美術風格呈現包羅萬象的複雜情狀。其影響,尤其是建築風格的影響在當時就一直傳到西班牙、奧地利、大不列顛和義大利,成為中世紀美術的重要一頁。

...

6、奧托藝術

奧托美術,是薩克森皇帝統治時期的德國美術。奧托美術以其獨特的風格預示了羅馬式風格的到來。在藝術表現上融匯拜占庭加洛林各插圖畫派之長,而有意識地強調敘事性和華美的裝幀。R.格雷戈里大師是奧托三世時期的傑出代表,他具有較為熟練的寫實技巧,注重線條的表現力與色彩的和諧,善於表現人物的情緒。代表作有活頁的奧托三世聖經細密畫和聖夏佩勒福音書插圖等。

...

△ Saint Luke,奧托三世福音的縮影,手稿,十世紀

7、羅馬式藝術

11~12世紀西歐藝術風格。11世紀時,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封建制度日趨穩固,修道院制度也更加完備。隨著1096年的十字軍東征及大規模的傳道活動,在歐洲掀起了宗教的熱潮。統治者都為各自的城市興建宏偉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築史上稱這種新形制為羅馬式。

代表作品是法國裝飾教堂的掛毯《哈斯廷之戰·諾曼入侵者渡過海峽》,運用細密畫手法,以彩色絨線繡成,畫中將故事性的敘述與裝飾趣味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此外,小型手工藝品也異常豐富多彩,如法國的羅浮宮花瓶,德國科隆的聖龕,尼德蘭的青銅聖水盒等,都反映出羅馬式時期工藝美術的突出成就。

...

△《哈斯廷之戰·諾曼入侵者渡過海峽》

8、哥德式美術

哥德式美術(Gothic Art) 12~15世紀的中世紀歐洲美術。義大利文藝復興學者認為此期美術野蠻怪誕,缺乏藝術趣味,故用「蠻族」——哥特人一詞,稱之為哥德式。其最早產生於法國,之後風靡整個歐洲。

...

9、拜占庭藝術

拜占庭美術首先是宗教美術。拜占庭建築是基督教教會的建築,繪畫作品多取材於《聖經》,其形式和人物表情處理都須遵循具有神學意義的傳統模式。拜占庭美術也是封建帝國的藝術。它炫耀帝國的強大和帝王的威嚴,把帝王表現為基督在塵世的代理人。拜占庭美術還被看作東西方融合的藝術。它注重色彩的燦爛,裝飾的華麗,強調人物精神的表現。在拜占庭建築中,大理石鑲嵌畫、壁畫和其他藝術品的繽紛色彩互相輝映,造成一派壯麗華貴的景象。

...

拜占庭插圖以東方式的裝飾色彩、風格化的形象處理和燦爛的金色背景為特徵。現存第一盛期插圖代表作有《維也納創世紀》、《羅森諾福音書》和《西諾普福音書》中的作品。拜占庭插圖畫在10~11世紀達到高潮,隨後盛極而衰。《梅麗森達詩篇》是一典型的12世紀插圖手稿。它的封面以象牙雕刻、綠松石、紅寶石裝飾,手稿中描繪基督生涯的24幅整頁插畫色彩雖仍然非常豐富,但已顯散亂。1204年君士坦丁堡被占領後,插圖畫創作衰落下來。

...

4-18世紀

10、國際哥德風格

國際哥德主義即國際哥德式,是1375—1425年期間流行於西歐的哥特藝術的一個優美的變體。藝術特點是高貴的、理想化的、儀式的、神性的。

西蒙·馬丁尼(Simone Martini,1284?-1344年),義大利錫耶納畫派畫家。他的作品極大地影響了稱為「國際歌德主義」的歌德主義後期風格。他的作品以優美的線條、裝飾性細節和珠寶般的明亮色彩為特點,如《通往十字架之路》和《報喜》。

...

△ 《報喜》西蒙·馬丁尼

11、風格主義

風格主義一詞源於義大利語Maniera,也被譯為樣式主義和矯飾主義,它反對理性對繪畫的指導作用,強調藝術家內心體驗與個人表現,繪畫精細,表面效果華麗,多戲劇性場面,用不對稱和動盪,取代拉斐爾式的統一風格。注重藝術創作的形式感,傾斜線條和曲線的運用比較明顯。

...

△ 丁托列托《最後晚餐》

丁托列托(Tintoretto)在《最後晚餐》(Last Supper)中將耶穌和桌子遠離房間的中央,黯淡的描繪整場事件的發生,在混亂的場景中失去方向的色彩則彷佛將畫中天使帶離了現實世界,將現實世界與上帝分開了。

12、巴洛克藝術

巴洛克藝術(Baroque art)是17世紀風行於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巴洛克美術因熱情奔放、運動強烈、裝飾華麗而自成一體。其在文藝復興美術之後,一定程度上發揚了現實主義的傳統。這種風格最先產生於義大利的羅馬,以後遍及歐洲各地,成為17世紀歐洲的主要藝術風格。

不僅在繪畫方面,巴洛克藝術代表整個藝術領域,包括音樂、建築、裝飾藝術等,內涵也極為複雜。但最基本的特點是打破文藝復興時期的嚴肅、含蓄和均衡,崇尚豪華和氣派,注重強烈情感的表現,氣氛熱烈緊張,具有刺人耳目、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果。

代表人物有貝尼尼、波羅米尼和魯本斯。

...

△ 貝尼尼的《聖德列薩祭壇》

...

△ 魯本斯《劫奪呂西普斯的女兒》

14、洛可可藝術

洛可可藝術(Rococo),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遍及歐洲的一種藝術形式或藝術風格,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因而又稱作「路易十五式」,該藝術形式具有輕快、精緻、細膩、繁複等特點。

...

洛可可的總體特徵為輕快、華麗、精緻、細膩、繁瑣、纖弱、柔和,追求輕盈纖細的秀雅美,纖弱嬌媚,紛繁瑣細,精緻典雅,甜膩溫柔,在構圖上有意強調不對稱,其工藝、結構和線條具有婉轉、柔和的特點,其裝飾題材有自然主義的傾向,以迴旋曲折的貝殼形曲線和精細纖巧的雕刻為主,造型的基調是凸曲線,常用S形彎角形式。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嬌艷明快,如嫩綠,粉紅,猩紅等,線腳多用金色。

...

△ 讓·安托萬·華多 《舟發西苔島》

...

△《鞦韆》讓 - 奧諾雷·弗拉貢納爾

15、新古典主義

所謂「新古典主義」,首先是遵循唯理主義觀點,認為藝術必須從理性出發,排斥藝術家主觀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會和個人利益衝突面前,個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從理智和法律,倡導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犧牲自己,為祖國盡責。藝術形象的創造崇尚古希臘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藝術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莊重、和諧,同時堅持嚴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輪廓,極力減弱繪畫的色彩要素。

法國新古典主義美術從維安、大衛到安格爾, 取得了最優秀的成就,並達到高峰。維安是法國最早的新古典主義畫家,他試圖反對情慾的、過分雅致的藝術,力求恢復古希臘藝術的樸素、莊嚴。由於他的才能和個性的局限,他沒能實現藝術上的根本變革。

...

△ 安格爾《浴女(The Valpincon Bather)》1808年

16、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既不是隨興的取材、也不是強調完全的精確,而是位於兩者的中間點,隨著感覺而走。」

——夏爾·波德萊爾

浪漫主義是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與現實主義同為文學藝術上的兩大主要思潮。作為創作方法,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像和誇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浪漫主義的創作傾向由來已久,早在人類的文學藝術處於口頭創作時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帶有浪漫主義的因素和特色,但這時的浪漫主義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覺為人們掌握的創作方法。

...

△ 歐仁·德拉克羅瓦《自由引導人民》

19世紀

17、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Realism),又稱「寫實主義」,認為在人類的認知中,我們對物體的理解與感知,與物體獨立於我們心靈之外的實際存在是一致的。一般認為現實主義關心現實和實際而排斥理想主義。

現實主義是藝術發展進程中一種獨特的藝術現象,現實主義藝術家讚美自然,歌頌勞動,深刻而全面地展現了現實生活的廣闊畫面,尤其描繪了普通勞動者的生活和鬥爭,此時勞動者真正成為繪畫中的主體形象,大自然也作為獨立的題材受到現實主義畫家青睞。

繪畫上,現實主義起源於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的義大利,開創者是卡拉瓦喬。法國庫爾貝是現實主義美術代表人物之一,倫勃朗的作品裡也包含了很多現實主義意義。

...

△ 卡拉瓦喬《微醺的酒神巴克斯》

18、巴比松派

巴比松派是法國浪漫主義畫派轉向寫實與現代主義的一個起點。它不僅以寫實手法表現自然的外貌,並且致力於探索自然界的內在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達出畫家對自然的真誠感受,以真實的自然風景畫創作否定了學院派虛假的歷史風景畫程式,揭開了19世紀法國聲勢巨大的現實主義美術運動的序幕。

過去法國藝術界對風景畫的評價都很低,認為畫風景畫的畫家是比較不引人注目,也不值得注意的,但巴比松畫派的作品使世人被鄉村中的優雅感動,同時也因當時巴黎和歐洲都飽受戰亂,人心趨向於隱居,所以巴比松畫派成功的為風景畫打下很好的基礎,也替後來1860年開展的印象派奠定了相當好的道路。

...

△ 盧梭《楓丹白露之夕》

19、前拉斐爾派

拉斐爾前派最初是由3名年輕的英國畫家亨特、羅塞蒂和米萊斯所發起組織的一個藝術團體,目的是為了改變當時的藝術潮流,反對那些在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時代之後偏向了機械論的風格主義畫家。

拉斐爾前派的作品基本上以寫實的傳統風格為主,畫風審慎而細緻,用色較清新。拉斐爾前派反對院派的陳規,有的作品呈現憂鬱的情調。代表人物有:伯恩·瓊斯等。

...

△ 伯恩·瓊斯《天使》

20、學院藝術

學院藝術(Academic art),一種在歐洲藝術學院和大學的影響下所產生的繪畫和雕塑的流派。學院藝術專指那些在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運動中,受法蘭西藝術院訂立的標準所影響的畫家和藝術品,以及跟隨著這兩種運動並試圖融合兩者作為風格的藝術,最具代表性的如威廉·阿道夫·布格羅、湯瑪斯·庫圖爾、漢斯·馬卡特。他們通常也常被稱為「學院派」、「華麗藝術」、「折衷主義」,有時也被人與歷史主義與融合主義相提並論。在這個背景下,學院藝術不斷吸收新的風格,所以一些曾被視為對抗學院藝術的藝術風格,後來也被人稱為學院藝術。

...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 《維納斯的誕生》

21、印象派

印象主義Impressionnism(1874-1886):不依據可靠的知印象派作品印象派作品識,以瞬間的印象做畫。畫家們是抓住一個具有特點的側面去做畫,所以他們必須疾飛畫筆把顏色直接塗在畫布上,他們只能多考慮畫的總體效果,較少的顧及枝節細部。印象主義的以粗放的筆法做畫,作品缺乏修飾,是一種對筆法較草率的畫法。

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湧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他們創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巨製,例如: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

...

△ 莫奈的《日出·印象》

22、後印象派

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從印象派發展而來的一種西方油畫流派。在十九世紀末,許多曾受到印象主義鼓舞的藝術家開始反對印象派,他們不滿足於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強調作品要抒發藝術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觀感情,於是開始嘗試對色彩及形體表現性因素的自覺運用,後印象派從此誕生。

後印象派將形式主義藝術發揮到極致,幾乎不顧及任何題材和內容。代表人物塞尚、梵谷、高更。

...

△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梵谷《寂寞者的狂歡》

23、新印象派

新印象派,或稱新印象主義(neo-impressionism)、點彩派,是繼印象派之後在法國出現的美術流派。19世紀80年代後年期,一群受到印象主義強烈影響的畫家掀起了一場技法革新。他們不用輪廓線劃分形象,而用點狀的小筆觸,通過合乎科學的光色規律的並置,讓無數小色點在觀者視覺中混合,從而構成色點組成的形象,被一些藝術評論家稱作「點彩派」。

...

△ 保羅·西涅克

...

△ 喬治·修拉《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

24、Chromoluminarism

很難查到中文的資料,查了很久了解到它基本就是點彩畫派,也是新印象中的一種。

Divisionism (also called chromoluminarism) was the characteristic style in Neo-Impressionist painting defined by the separation of colors into individual dots or patches which interactedoptically.

...

△Jean Metzinger, 1906, La dance

25、點描派風格

維基百科上是這麼說的:Pointillism is a technique of painting in which small, distinct dots of color are applied in patterns to form an image.之所以和點彩區分開來,像是因為它更細緻。

法國19世紀80年代後期出現的美術流派,他們不用輪廓線條劃分形象,而用點狀的小筆觸,通過合乎科學的光色規律的並置,讓無數小色點在觀者視覺中混合,從而構成色點組成的形象。

...

△ 《Morning,Interior》Maximilien Luce

26、分隔主義

分隔主義誕生於十九世紀,是新印象派藝術家主張按光譜和科學原理,是指把不同的,純色彩的點和塊不經調混地並列在一起,使得顏色的彩度和亮度可以獲得最明顯的效果,而中間色則是在觀賞者嚴重的視覺調會而成的的作畫原理。

...

△ Louis Anquetin, Reading Woman, 1890

27、那比派風格

那比派(Nabis,Les) 「那比」為希伯來語,意指「先知」,為詩人卡札利(Cazalis)所創之名稱。由於此畫派的畫家們既嚴肅卻又戲謔,同時,另一方面傾向新高更風格,因此視之為宗教般的啟示。

此畫派起於對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的反動,對於裝飾性、或帶有強烈情感的色彩運用、以及扭曲的線條等技法,則為其共同的興趣。

...

△ Félix Vallotton《The Mistress and the Servant》1896

28、綜合主義

綜合主義原本是一文學主義,其延伸至美術是因1889年,畫家高更自號為「綜合派畫家」,綜合主義才正式於美術風行。綜合主義發展初期,與分隔主義有很大關聯。後來才逐漸變得與象徵主義有關。綜合主義多使用特有的「隔色畫法」,並且旨在表達觀念、不同氣氛和起伏情感,為自然主義的對立主義。畫家繪畫技巧多為綜合不同印象和依組合其大腦中的記憶。因隔色畫法的關係,色彩多為明亮並以黑線隔開不同顏色,目的是完成抽象且綜合的作品。

綜合主義畫家的特色綜合主義畫家通常繪畫以下事物:一些自然物體的外觀、畫家對物體的感覺、簡單的顏色、線條和形態。多使用隔色畫法,利用黑線分隔顏色、與印象主義有些類同、重視印象、綜合和感覺。

...

△ Paul Gauguin, The Yellow Christ

29、象徵主義

象徵派畫家不滿足浪漫派的熱情和煽動性。他們追求具有安定感、穩靜的藝術。象徵派和古典主義相類似,沒有動感更好。畫中的人物形態以穩重正確為最好。

象徵主義是19世紀末在法國及西方幾個國家出現的一種藝術思潮。是當時歐洲一部分知識分子對社會生活和官方沙龍文化不滿的反映。他們不敢正視現實,不願直接表述自己的意思,往往採用象徵和寓意的手法,在幻想中虛構另外的世界,抒發自己的願望,這樣便產生了近代象徵性的藝術。

...

△象徵主義大師雷東作品

...

△《吻》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30、哈德遜河派

哈德遜河派(Hudson River School)是由一批美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發起於19世紀中期的藝術運動。之所以叫「哈德遜河派」,是因為該畫派的早期主要作品描繪的都是哈得遜河谷及其周邊景色,第二代哈德遜河派畫家開始將範圍擴展到新英格蘭、加拿大海洋省份、美國西部和南美洲。

...

△ 哈德遜河畫派代表托馬斯·科爾作品

寫到這裡,其實我們已經將從古希臘藝術起源到19世紀的主要的30個藝術流派都過了一次。哥特、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印象派,有些我們聽過名字,卻不知道到底代表怎樣的風格,有些我們看過作品卻和派系對不上號。但在這篇文章里,你可以從不同的代表作品,去感受不同派系之間的差異。這篇文章的意義就是你我一起,一次看過歐洲藝術史,了解一些概念,建立一些你與我與藝術的聯繫。

進入20世紀之後,現代藝術更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抽象主義、達達主義、後現代、超現實、野獸派、表現主義……又是一堆讓人頭暈的名詞標籤。這些藝術形態,讓我們在下一篇里再一次看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