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三國演義里提及的古地名,現在在哪裡嗎?(十三)

 2017-08-23 08:00:00.0

博望坡

博望坡遺址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此地乃三國時諸葛亮火燒博望坡古戰場。

博望坡之戰,發生於漢獻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為抵禦劉備的北伐,曹操指派大將夏侯惇、于禁、李典於博望與劉備交戰,劉備在殺傷一定曹軍後退兵。日後曹操將重心轉移至北方的袁譚與袁尚身上,無暇再顧及荊州的劉備,使其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而劉表亦不願再北伐曹操,中原南部有了數年的和平。

...

豫山

《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河南五》記載:豫山(南陽)府東北十五里。孤峰峭立,俗名獨山。下有三十六陂,漢召信臣、東漢杜詩、晉杜預作陂溉田,民被其利。遺址猶存。又豐山,在城東北三十里。《山海經》:山有九鍾,霜降則鐘鳴。下有泉曰清泠。

柴桑

古縣名。西漢置,因有柴桑山而得名。故址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東漢末曹操率軍自江陵東下,諸葛亮至柴桑與孫權計劃抵抗曹軍。

河內溫

即河內郡溫縣,今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是河內郡溫縣人。

...

山陽高平

即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是山陽高平人。

義陽

今河南桐柏。三國時期蜀漢將領魏延是義陽人。

江陵

江陵,又名荊州城。今為荊州市和荊州區人民政府所在地。江陵的城市前身為楚國國都「郢」,從春秋戰國到五代十國,先後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歷時515年。至漢朝起,江陵城長期作為荊州的治所而存在,故常以「荊州」專稱江陵。

當陽縣

今當陽市。戰國時秦始建當陽縣,屬南郡,當陽建縣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西漢初屬臨江國,後稱江陵縣。西漢景帝中元年間,析江陵復設當陽。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魏武得荊州,廢南順郡復置編縣,與當陽縣同屬南郡。十四年,曹仁敗北,當陽、編縣同屬東吳南郡。建安十九年,吳蜀分荊州,當陽、編縣屬蜀漢。建安二十四年,蜀失荊州,當陽重屬吳。

長坂坡

即三國古戰場長坂坡,位於今湖北省宜昌市縣級市當陽市中心城區的長坂坡古遺址,乃三國時代趙子龍宣威之地。

...

漢津

沙洋古時的稱謂,位於湖北省荊門市境內的漢江西岸,古時這裡設有官渡——漢津渡口故名。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曹操統一北方後,為阻止劉備占據荊州,同時欲報諸葛亮火燒新野之仇,起兵五十萬,揮師南下。劉備行至秦楚古道荊門城南的掇刀石附近,寡不敵眾,帶領幾十個隨從倉皇逃走,隨軍眷屬和上十萬百姓都被曹軍圍困。趙子龍為救劉備妻小,單槍匹馬與曹軍大戰掇刀長坂坡,殺了個七進七出,救了糜竺和甘夫人,又救出阿斗。劉備棄妻兒後,率百姓斜抄近路,急奔漢津渡口,當地老百姓在送駕咀為劉備一行送行,這個送駕咀就是現在的沙洋城區的五一橋頭,劉備與前來接應的關羽水師會合,得以渡沔水,前往夏口(今武漢)。自此演繹了後來的孫劉聯合抗曹、火燒赤壁的好戲。

閬中

今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公元前314年,秦滅巴,秦惠王設置閬中縣,隸屬於巴郡。201年(東漢獻帝建安六年)至347年(成漢嘉寧二年),閬中為巴西郡治,轄閬中、安漢、墊江、宕渠、宣漢、漢昌、南充國、西充國等8縣。蜀漢名將張飛鎮守閬中達7年之久。

...

垓下

垓下古戰場,楚漢相爭時項羽與劉邦決戰之地,遺址位於今安徽省靈璧縣境內睢水至洨水(今沱河)間開闊的平原地區。

赤壁

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

...

麥城

麥城在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鎮境內,距市區玉陽鎮20餘公里。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將關羽遭吳襲擊,潰退於此,故有「關雲長丟荊州敗麥城」之傳說。建安二十四年的荊州之爭,由於孫權和曹操的暗中勾結,其形勢很快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曹操和孫權的南北夾擊下,關羽丟荊州後,腹背受敵,進無可進,退無可退,終於敗走麥城,以身殉職,劉備集團也因此永遠失去了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