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另一面:深訪暗網世界,加密貨幣如何催化罪惡產業

 2018-07-18 18:56:41.0

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戰略合作區塊鏈媒體「Odaily星球日報」(公衆號ID:o-daily,APP下載

自由的另一面:深訪暗網世界,加密貨幣如何催化罪惡產業

如果說比特幣代表了更「自由」的交易方式,那麼「暗網」則是「自由」的背面。

「暗網」這一頗具神祕色彩的詞彙,隨着加密貨幣的火爆逐漸進入大衆視野。它在技術層面被定義爲一般搜索引擎無法檢索的網絡;在社會層面,它與各種驚悚詭異、讓人不適的話題相關,是想象中的犯罪份子和霸凌者的領地。

但誰都不會否認,如今頭頂光環的比特幣,最初的應用場景就從這個不太美好的地方開始。一方面暗網市場增強了加密貨幣的流通屬性,另一方面加密貨幣也讓這一產業更爲隱祕,其衍生出的各種加密貨幣洗錢手段,讓今天的區塊鏈世界充滿危機與風險。

今天Odaily星球日報試圖揭開這個神祕網絡的面紗,理一理它與加密貨幣的曖昧關係,看看這些非法收入到底是如何通過加密貨幣合法化的。

一、 深訪網絡海底世界

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根據提示下載並安裝了進入暗網專用瀏覽器 Tor Browser,然後順利進入這個被稱爲犯罪天堂的地方。首先出現在眼前的並不是黃暴血腥的畫面,而是一個古老的、只有互聯網誕生初期纔有的導航頁面。

自由的另一面:深訪暗網世界,加密貨幣如何催化罪惡產業信息按不同類型進行展示,包括:瀏覽器、金融理財、毒品交易、政治、個人博客和論壇、色情等。

個人博客跟新浪博客的界面相似,而論壇裏面主要出售一些商品和服務,金融理財基本上就是不同種類場外交易所、加密貨幣錢包、支付等服務,毒品和色情交易就無需解釋了。

爲了體驗,點開一箇中文論壇,裏面有賣身份證賬號信息的、有賣網絡入侵技術的,還有賣女廁所偷拍視頻的,最後的支付環節,都要用比特幣來支付。

自由的另一面:深訪暗網世界,加密貨幣如何催化罪惡產業

自由的另一面:深訪暗網世界,加密貨幣如何催化罪惡產業

當然,我們也看到了毒品、軍火和色情交易,還有人出錢僱殺手。 

自由的另一面:深訪暗網世界,加密貨幣如何催化罪惡產業

毒品類目繁多,不同毒品的特性、價格都標地很清楚,看得出來是在「用心做生意」。

這些網站也會有打折、會員特價、買二送一等營銷活動,還有買家評論。如果忽略掉上面所交易的商品,會有種在逛低配版淘寶的感覺。

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助理研究教授尼古拉斯·克里斯汀用8個月的時間,對 「絲綢之路」(曾是全球最大的暗網交易平臺)上的 184,804條售後評論做了研究,好評度高達97.8%,用戶服務和體驗絕不比淘寶京東差。這也是它當年會一躍成爲全球最大的暗網交易平臺的原因之一。

在暗網界,「絲綢之路」是Uber、Airbnb商業邏輯的延伸,它直接撮合買家和賣家,爲他們的交易提供了很多便利。具有匿名性的加密貨幣支付更是讓他們繞開了政府和銀行的監管。

因此,暗網交易平臺的盈利能力大得驚人,「阿爾法灣」創始人被抓時,這位25位的加拿大年輕人已經靠平臺手續費獲得近千萬美元資產,(據說)和妻子在泰國過着奢侈糜爛的生活。 「絲綢之路」創始人更是憑藉該平臺賺了8000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絲綢之路」異軍突起又轟然倒塌的故事已經被好萊塢看中,創始人雖然還在監獄,但身價已靠版權翻了數倍。

另外,暗網不全是涉黃涉暴,也有人將圖書館書目和病歷放在上面,有人通過Facebook提供的特殊網站進行社交聊天,也有明星將最近發佈的新歌放在上面。

那些密密麻麻的鏈接背後除了人性之惡,也有對極致自由的嚮往。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在極權體制下生活的人們可以在這裏找到家」。

實際上,純粹的非法交易,不過是「暗網」中的滄海一粟,更多是沒有任何目的的內容分享。

比如,有個博主是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學生,號稱無政府主義者,博客內容全是研究他們學校的蒸汽隧道如何運作的論文,似乎也是他的課程作業。

自由的另一面:深訪暗網世界,加密貨幣如何催化罪惡產業

就信息量來講,與能夠索引的「明網」數據相比,搜索引擎無法觸及的「暗網」要龐大得多。

根據Bright Planet公司此前發佈的一個名爲《The Deep Web-Surfacing The Hidden Value》(深層次網絡,隱藏的價值)白皮書中提供的數據,「暗網」包含100億個不重複的表單,其包含的信息量是「非暗網」的40倍,有效高質內容總量至少是後者的1000倍到2000倍。

在過去的一些非正式統計中也發現,暗網的數量是」明網」的400-500倍,暗網佔網絡全部信息的90%以上。

也就是說,我們所能接觸到的網絡世界只是露出海平面的1/8,剩下的7/8隱藏在海平面下,它以自由之名做出召喚之勢,又以自由之名作惡,猶如一個暗潮洶涌、魚龍混雜的海底世界。

二、 暗網的「貨幣戰爭」

這個龐大的網絡海底世界,絕對是加密貨幣的主場,它曾是比特幣在現實世界中最大的價值來源,也是萊特幣、羅門幣、達世幣、Zcash等幣種紅極一時的幕後推手。

Recorded Future數據顯示,在2012年30%的比特幣交易指向暗網。到了2014年,六大暗網中平均每天的比特幣交易量達到65萬美元,而當年比特幣支付公司BitPay平均每天的交易量才只有43.5萬美元。

2015年絲綢之路關閉時,據FBI公佈的數據顯示,該平臺從創建之初到被迫關閉,總交易額在950萬枚比特幣左右。

 可以說,8年暴漲300萬倍的比特幣背後離不開暗網交易。

但是伴隨着比特幣價格暴漲,當其交易手續費動不動就超過成交額30%的時候,與比特幣功能相似,但交易速度和手續費價格俱佳的萊特幣,就成爲了暗網商家們青睞的對象。

自由的另一面:深訪暗網世界,加密貨幣如何催化罪惡產業

(圖片來源:Recorded Future)

它和比特幣使用了相同的代碼框架,除了挖礦算法不同之外,其他的功能和特性幾乎一模一樣。

雖然方便快捷的萊特幣迅速虜獲人心,但隨着監管越來越嚴,安全性和匿名性開始成爲人們更加關注的因素。因此以匿名性爲中心的羅門幣和Zcash粉墨登場。

與萊特幣直接複製自比特幣不同,門羅幣硬分叉自2012年7月發行的「Bytecoin(字節幣)」。字節幣是第一個基於CryptoNote算法的隱私性加密貨幣;但由於在它公諸於世之前,就已經被預挖了將近82%,因此Riccardo Spagni等人在字節幣的基礎之上發行了門羅幣,又在其中添加了環形簽名和混淆地址等技術來增加匿名性,使門羅幣能夠達到隱藏交易金額和交易雙方地址信息的目的。

就連美國陸軍和美國國家安全局也曾表示,對開發追蹤門羅幣用戶的方案感到頭疼。但一言不合就硬分叉的技術發展方式,也成了門羅幣在實際支付場景中的不定時炸彈。

在暗網通行3年之後,門羅幣的地位被DarkCoin(光聽名字就知道,它是爲暗網而生)取而代之。

和萊特幣一樣,達世幣也是基於比特幣的代碼框架開發而來的。它在比特幣的基礎之上添加了雙層獎勵機制,即爲整個區塊鏈網絡的全節點增加了補償方案,所有全節點被稱爲達世幣網絡的主節點,每個主節點必須對網絡提供服務,同時抵押代幣,以利息的方式獲取運行全節點所需要的資金和帶寬資源。這種機制倒是和EOS的超級節點模式有些相似,但不同的是,達世幣的主節點不需要通過競選,而是自主選擇是否要加入網絡。

同時,達世幣在匿名性方面也有創新,它所採用的混幣技術指的是將幾筆交易的全部代幣混在一起,然後再發往不同的收款方,這樣一來每一次混幣,都會使得追查到交易發起方地址的難度呈指數型增加。通常達世幣會進行三輪混幣,來提高其匿名性。

除此之外,達世幣還可以做到防篡改的即時交易。它利用主網中隨機六個主節點暫扣支付DASH的方式,先確定完成支付過程,使達世幣即時到賬,然後纔在網絡中進行交易廣播,等待六次確認之後,收款方纔能夠繼續使用剛收到的達世幣。

根據Recorded Future的調查結果,截至今年二月份,達世幣在暗網中的接受率已經超過20%。

從比特幣到達世幣,從籍籍無名到紅極一時,暗網世界似乎帶動着幣圈潮流。

有人戲稱:「毒品販子所使用的加密貨幣最終都將成爲主流幣」。但不可否認,暗網確實促進了加密貨幣市場的發展。

在暗網中佔據主流地位的比特幣8年漲了300萬倍;達世幣2017年增幅8000%,最高時其增幅是比特幣的六倍;動盪的門羅幣受暗網影響最爲明顯,2016年阿爾法灣和OASIS兩大暗網宣佈接受門羅幣,使其價格增長50%,2018年4月,當門羅幣身處硬分叉風波時,阿爾法灣的替代網絡Empire添加門羅幣支付選項,使其價格逆轉跌勢,掉頭向上。

自由的另一面:深訪暗網世界,加密貨幣如何催化罪惡產業

三、 非法收入的洗白之路

有了大量的非法收入,怎麼辦呢?當然是洗掉。

因此暗網交易規模暴增又帶動了加密貨幣洗錢活動。

洗錢,即將非法來源合法化。加密貨幣時代的洗錢與黑手黨時代完全不同,黑手黨當年買下了多家洗衣店(洗錢 laundery一詞的來源),將贓款與合法的商業收益混在一起,以此來掩蓋自己從組織賣淫活動和走私酒中獲取的非法利潤。

而隨着越來越多加密貨幣被恐怖分子、勒索者、身份竊賊、毒販、軍火商和人販子所用,開啓了一個高科技虛擬洗錢新紀元。不過,不同於現金,想要把加密貨幣贓款洗乾淨過程稍微複雜一些。

自由的另一面:深訪暗網世界,加密貨幣如何催化罪惡產業

(來源:CipherTrace)

虛擬貨幣洗錢的第一步就是分流(Layering)。在傳統的洗錢過程中,這一過程會涉及到將贓款用於購買昂貴的物品,如金條、汽車、珠寶或房地產,然後再把這些東西轉售出去。

在虛擬世界裏,這一過程涉及了通過使用攪拌器(mixers)、滾筒(tumblers)(注:Mixers和tumblers是指用不同的地址和交易記錄取出一組比特幣然後返還另一組同等價值的比特幣)將其來回轉移。

首先,犯罪分子會將偷來的比特幣轉到由洗錢者擁有的地址上。這個地址仍然不夠乾淨,因爲它和被竊者的地址有明顯聯繫。接下來洗錢者會把同樣數額的比特幣從其它用戶那裏轉到犯罪分子手中的一個新的「乾淨」地址中。

不過洗錢者不會一次性把大額的虛擬貨幣轉過去,因爲這很容易引人注意,洗錢者會用小數額分多次將洗乾淨的虛擬貨幣轉回去。在洗錢中越是大額的虛擬貨幣越要小心謹慎,操作中會盡量延長每份之間的跨度。

這就意味着進入該系統的贓款越多,其轉移地就越頻繁,調查人員想要通過網絡追查到路徑的源頭就越困難。此外,虛擬貨幣的匿名特性也使得追蹤這些贓款比現金要難得多。

洗錢的第二步就是整合,在將非法取得的資金注入加密貨幣系統之後,緊接着將其放在虛擬的殼中不斷轉移。犯罪分子離不受限制地安全使用這筆不義之財又近了一步。

 不過,將這些贓款整合進主流的二級交易所、OTC等加密貨幣金融體系後依然存在暴露的風險,因爲參與加密貨幣交易活動的交易所與其他第三方會監控交易記錄,並有可能發佈可疑活動報告(Suspicious Activity Reports )。

現在已經有不少團隊和公司提供虛擬貨幣洗錢服務,在網上可以通過mixer、tumbler、fogger、landries等關鍵詞檢索到。他們會從不同的客戶手上收取資金,然後將他們混合在一起,再將混合後、洗白的資金還給客戶。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在區塊鏈上把收款人和付款人的信息打亂,讓人找不到來源和頭緒。這類洗錢服務一般會收取總額1-3%的手續費。

美國一家專門研究區塊鏈反洗錢的公司CipherTrace發現,這類服務正在通過社交網絡等廣告渠道宣傳,以期獲得更多新的客戶來擴大收入。這也洗白了黑客們非法盜取的加密貨幣,致使整個區塊鏈領域籠罩在深深的危機之中。在這個過程中,雖然監管和各類反洗錢組織頻頻出手,但打擊手段似乎跟不上犯罪手段。同時,每一次監管行爲都會引發幣價震盪。

科技悲觀者對此感到失望,認爲技術在這裏變成了壓榨、犯罪、泯滅人性的工具。科技樂觀者則表示,儘管暗網用戶們也許會誤入歧途,然而他們卻是一羣技術玩得最溜的人。與其費盡心思對其進行封查,不如向他們汲取經驗,並且好好想想該如何利用這些暗網用戶早已熟稔的技術爲大衆謀利。

參考資料:

《 Cryptocurrency Anti-Money Laundering Report 》

被「拋棄」的比特幣與前赴後繼的暗網新寵

利用虛擬幣洗錢的模式

暗網交易分析報告:年營收高達1億美元,數據讓人震驚

暗網「絲綢之路」與比特幣祕史

暗網系列之:暗網犯罪日益猖狂,緣何嚴懲交易市場運營者的結果卻事與願違

暗網毒品交易網站「絲綢之路」的興衰

自由的另一面:深訪暗網世界,加密貨幣如何催化罪惡產業

我是Odaily星球日報作者小派克,探索真實區塊鏈,尋求報道請加微信lmm662381,煩請備註姓名、公司、職務。轉載/內容合作請聯繫郵箱report@odaily.com。

文章來源: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