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膚和皮下組織內的淋巴管及周圍軟組織的急性炎症。小腿丹毒多由足癬誘發,面部丹毒多由挖鼻等誘發。反覆發作或治療不徹底可引起慢性丹毒。
發病急,常先有畏寒發熱、頭痛、噁心等前驅症狀。皮損好發於小腿或顏面,多為一側性。皮疹表現為略高出皮面的水腫性鮮紅色斑,表面緊張發亮,境界清楚,有時可發生水皰或大皰。自覺灼熱疼痛,觸痛明顯。有近衛淋巴結腫大。實驗室檢查: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臥床休息,抬高患肢。治療方案如下。
1.系統治療:抗菌藥物應足量和足療程。首選青黴素G治療,一日640萬~960萬單位,分2次靜脈滴注,連續治療至少2周。皮損消退3天後停用。如青黴素過敏,可選用其他抗菌藥物,如左氧氟沙星。對高燒者可對症處理。
2.局部治療:可用冷濕敷,避免熱刺激。用50%硫酸鎂溶液濕敷。物理治療可用音頻、超短波、紅外線等。足癬、鼻炎等應做相應治療。
3.外科療法:對以上治療方案無效的持續性硬性水腫,可推薦用整形外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