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穿了十幾年的皮鞋,被他親切地稱為「老朋友」,即使鞋底磨得發亮,外皮也有些破損,這位「老朋友」也只亮相於正式場合,更多的時候,他是與拖鞋為伍。
用他的話來說,讓身體舒服了,腦子才更能集中精神。
可就是這樣一位生活隨性、不願受束縛的人,卻將「嚴謹」貢獻給了他的公益事業——2006年,在其60歲的時候,他不顧親友奚落,創辦了「愛心獎」,以現金的方式,表揚善心楷模,提升社會正能量。
雖然他提供了絕對優勢的資金量,但是他不冠名、不攬權,成立專業委員會,甘願接受其制約。
他就是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愛心獎」項目的創辦人林添茂,73歲的他依然奔走在企業運營和公益項目運營的第一線,自稱代表著中小企業踐行公益,希望以自身影響帶動更多的中小企業行動起來,因為他覺得,做公益慈善是在積累福報,不僅僅是受助人獲得福報,更重要的是自己獲得福報,家人獲得福報。
今年是第13屆愛心獎,獎金提升至13萬美元,成為華人世界最高獎額的愛心慈善獎。
8月17日,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第13屆·2018愛心獎終審會議結束,7名獲獎人最終脫穎而出:
...
台灣地區:
江松樺:昇恆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志玲:台北市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陳榮基: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
簡文秀:億光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中國內地:
牛根生:老牛基金會創始人、蒙牛創始人
凌鋒:北京凌鋒公益基金會創立者、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
蔡海炳:鋼絲善行團管委會委員
《公益時報》記者有幸見證整個終審過程,並專訪了這位愛心獎創辦人林添茂。
...
有知名度、有團體、有組織的機構將獲得更多青睞
《公益時報》:今年的獲獎人中,有牛根生為代表的大企業家,也有草根公益組織,我們採用了什麼樣的選取標準?
林添茂:愛心獎從2006年創辦至今,關於獲獎人的地域、行業、類別等比例的爭論從未停止過,但是愛心獎的獲獎人中每年都會有行業領袖入選,這個源於我對公益的深層思考。慈善無國界,慈善也更需要有人來引導,這些行業領袖是我的引路人,是我未來做慈善要學習的榜樣。
在西方,做慈善做的最好的是比爾·蓋茨、巴菲特,在香港是李嘉誠,在內地則是牛根生、曹德旺,還有比較年輕的馬雲、馬化騰等,我希望在中國做慈善做得比較好的先驅能來參選愛心獎,這樣可以將中國人的慈善事跡在華人範圍內、在世界範圍內宣揚。
今年牛根生獲獎,在我看來,他能來領獎,不是我頒獎給他,而是他頒獎給我,因為這意味著他對我的肯定。
另外,中國傳統儒家思想是做善事不為人知,所以造成社會上為富不仁的印象。我要做的就是讓這些對社會做出很多貢獻的人,讓他們做的事情能夠被看到,扭轉為富不仁印象的同時,也能帶動更多人參與公益慈善。
《公益時報》:除了行業領袖,你更青睞什麼樣的草根組織?
林添茂:第1~9屆愛心獎甄選集中在港澳台地區,第10屆開始進入內地,兩岸四地共選愛心楷模。在這過程中,我們適時調整評審機制,甄選最具代表性的得獎人,涵蓋基層慈善楷模、愛心企業家、非牟利團體領袖,以及公益慈善觀念引領者、先行者。
從經驗而言,過去的獎金是直接發到獲獎人的手裡,對於大的企業運作的公益項目,在用錢上比較嚴謹,但是草根組織相對差一些。「我給你的獎金不是讓你去買菜的」,但是我不好干預,該撥的錢款還是會撥付下去,總是會兩難。
...
當然也出現了一些做的比較好的代表,比如:
第6屆·2011愛心獎得獎人(香港特區)慈恩基金會創始人簡耀光,將所得愛心獎獎金共計港幣21萬元全數捐出,於貴州省開陽縣永溫鄉建造一所港澳台灣愛心衛生院。
第11屆·2016愛心獎得獎人(中國內地)梁永寧,用得獎的9萬美金設立愛傳遞獎,用於獎勵和鼓勵更多不僅自強不息,還積極幫助他人的殘障人志願者。
第11屆·2016愛心獎得獎人(台灣地區)王詹樣基金會主任員、台塑企業集團總裁王文淵,將愛心獎9萬美元獎金全額投入公益,並且加碼,捐贈給台灣法務部,一起在其他獄所擴大辦理「愛滋防治及監獄戒毒班」計劃,期望幫助更多毒品犯回歸正常社會及家庭生活。
第12屆·2017愛心獎得獎人(中國內地)牽手心園愛心團隊創始人袁存權,用獎金購買種子、化肥、養蜂設備等,更大規模地開展愛心潤山村產業扶貧、愛心助殘,用自學的養蜂知識幫助殘友自立創富。
今年,台灣地區獲獎人之一,永瑞慈善事業基金會、江許筍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昇恆昌基金會、財團法人中華傳統文化基金會四家基金會創辦人江松樺,已經明確將13萬美元全額獎金用於多項公益計劃,另捐贈一倍經費,合計26萬美元,共襄盛舉。
基於以上這些公益實踐,我們也適時作出調整,由原先的獎金給個人,改為獎金必須用於有規劃的公益項目。因為我們的獎金是逐年增加的,今年是13萬美元。隨著獎金的逐年增大,有知名度、有團體、有組織的公益機構將獲得更多青睞,這樣才有可能發展得更好。
《公益時報》:關於獲獎人的地域、行業等方面的爭論,目前的解決辦法是什麼?
林添茂:草根慈善家需要有,大的企業慈善家也需要有,誰來決定誰應該得獎呢?我捐贈了大概85%的資金,是創會主席,也是獎項的召集人,但是我沒有決定權,我們採用委員會投票的方式,對於參選人,我們會進行初審、面對面的複審、終審,完全由30位評審委員會委員投票產生。
看看本屆愛心獎委員會委員名單:香港特區政府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續任本屆終審委員會主席,其他評委包括:中聯辦台務部前部長唐怡源、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秘書長朱錫生、深圳社會組織研究院院長饒錦興、台灣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台灣統一企業前總裁林蒼生、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秘書長李伸一、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前副局長許曉暉、TOM集團有限公司執行長楊國猛、鳳凰衛視執行副總裁何大光、鳳凰衛視中文台執行台長高雁及鳳凰衛視資訊台副台長吳小莉等30名政、學、商、媒體等各界人士。
這個名單不是固定的,每年都會都變化,每個人的視野和朋友圈都不同,這就保證了相對的公平和公正,無論會上如何爭論,最終的人選都是大家投票選舉出來的。
...
中小企業家的公益思路
《公益時報》:當年為什麼會想到做愛心獎?
林添茂:跟對人,做對的事,這是我最大的感覺。畢業之後去哪家公司工作,會影響你的一生。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台灣台塑企業,後來又與李嘉誠合作投資,我最欣賞李嘉誠說過的話:「為公益賺錢,賺錢為公益。」
我今年73歲,愛心獎並不是我的全部工作,我還在做企業賺錢,因為我覺得公益和賺錢二者互為因果,因為有善因,才能做更多的好事。
香港這邊是這樣,年輕人就是要先去拼搏、去賺錢,適當做好事,事業到一定規模之後,事業和公益要並重。
我是1968年來到香港工作,最初只是嚮往香港寬鬆的環境和高於台灣三倍的工資。籌集到機票錢之後身上就沒什麼錢了,還因穿著拖鞋去機場差點上不了飛機。然而,香港的三倍工資並沒有讓我們過得富裕,養育三個小孩本來就很艱難,還要時不時地接待台灣的親朋好友,吃飯逛街,這讓本就不富裕的我們更是捉襟見肘,甚至出入當鋪。
當時的貧困,父親一直激勵我。出於對家庭的愛,我決定創業,而在接待親朋好友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商機。當時香港的店鋪很多是用假貨騙台灣人,我如果開家店,賣真貨,價格優惠公道呢?
有想法就開始了行動,為了省3毛錢的交通費,我上下班走路,用時間換金錢,兩年的時間終於攢到兩三萬港幣,開了家店。白天上班,晚上開店,生病了也不敢休息。
我始終認為,做慈善首先要把自己顧好,不能家庭一團亂,還去外面做慈善,個人認為不對,修身,身修,齊家,家齊。貧困和愛是創辦愛心獎的根本動力,當時是先由愛家庭開始,改善家庭的生活,改善父母的生活。
愛心獎成立的時候我60歲。也曾有人質疑說:「你成立這個獎項有什麼資格?我們都不敢。」我說今天你捐錢給人家,其實是你的福報,不是對方的福報。如果我現在不成立,就沒辦法享受這個歡喜,享受不了這個福報。
企業家之所以能成為大企業家,肯定有他的思考和邏輯,也需要有他的福報。我頒獎給大企業家,我不需要跟他募款,這個讓我心裡非常歡喜,這也是我做生意的動力。
如果現在我還需要別人捐款給我,我會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人生什麼最重要?一個人一日三餐最重要。為自己、為家庭,甚至惠及兄弟姐妹,但是溫飽之後怎麼才能獲得歡喜?
我太太曾經質疑我,你為什麼不捐款給親戚朋友,不給父母更多的照顧、兒女們改善生活,孩子們都要租房子住?
我的理念是,如果兒女不能接受教育,生病沒錢醫治,那是我不對。但是培養他們有了能力有了基本收入之後,改善生活的事情是需要他們自己努力的。至於兄弟姐妹也不是窮到三餐不繼,能夠過基本的生活。我給你錢是要你去做好事的,至於要過好日是需要你自己去努力賺錢的。
所以我要做公益慈善。我生於台灣,創業於香港,我認為海峽兩岸三地需要文化交流,而慈善是最沒有爭議的選擇。都是華人,都是同胞,年輕人還缺乏了解溝通,我們要做的就是融合,文化的融合,而這最基本的就是愛心。
《公益時報》:愛心獎項目做了十幾年,有沒有人質疑過?此外,你還有什麼想分享的?
林添茂:台灣慈濟的證嚴法師曾經親自對我說:「這些都是你應該做的,做慈善只要去做就對了,不用去管那些非議。」
愛心獎的理念是要做成華人世界的大獎,但是如果李嘉誠做一個李嘉誠愛心獎,一下子就是世界性,不像我,作為中小企業,要等20年。
我從零開始做,要做到世界性的愛心獎,我是各種不夠,能力、人才、金錢、經驗等,我是需要累積的。但是我的思路很簡單,一個是做好事的人要表揚他們,另一個是,中小企業在適當機會的時候應該多做一些善事,社會才會更加和諧,我希望能影響更多的中小企業做公益善事。
...
《公益時報》:剛剛提到了李嘉誠愛心獎,你為何沒有冠名?
林添茂:這是很多人總會問到的問題,也會提出很多顧慮和思考,但是最終他們都認同了我的觀點,冠名會有局限,我認為這個項目要持續傳承下去就不能冠名,另外也歡迎出現更多的愛心獎,慈善不懼競爭,越多越好。
我成立了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但是我主要做的是愛心獎,把愛心獎作為基金會的一個項目來運作,另外,我在考慮成立慈善信託基金,這樣可以有個團體來接班,持續運作愛心獎。
我生於台灣,從小就受到台灣慈濟的影響,台灣的募捐靠的是每個人、每個家庭、每月一兩百元台幣的捐贈。最讓我感動的是,我的母親癱瘓在床,雖然有家人可以照顧,癱瘓在床怎麼洗澡?但是具體的專業手法還是需要專人幫助,慈濟就有專門的團隊,到你的家裡協助你們幫病人洗澡。他們對衛生等基本事務的專業化操作讓我印象深刻,後來看到李嘉誠基金會的運作,我學到的最直接的是一種精神,一個是做事業的精神,一個是做慈善的精神。
愛心水滴匯流成海,真的需要百年。一個獎項有影響力至少要做百年,精神可以有,但是在我的有生之年不會吹牛,目前的規劃是2020年擴展到全體華人,到第20屆的時候是全球,規劃不能超過10年。
- END -
本文為公益時報原創首發,歡迎轉載
轉載請後台回復「轉載」獲得授權,違者必究
▼
...
作者 | 於俊如
責任編輯| 高文興 微信編輯 | 吳麗萍
...
公益時報 關注
想留言嗎?果斷在留言區發言吧!